「事件陷輿論狂歡 無人問責」
一個遭毆打的女性,卻遭網民起底暴露私隱,遭全國譴責謾薄A最終要對公眾「道歉」。弔詭的是,女事主道歉後,輿論又轉而譴責那些謾薨M起底她的人,而在事件中群情洶湧的公眾,變成「每一個人」,又消失茫茫人海當中。
遭審判起底 遭遇遠超其罪
《新京報》近日發表評論認為,事件具備全民網絡熱點的特徵:討論門檻低?有明顯的批判之處?有延展性,當事人最初暴露不少個人信息,給後來的輿論狂歡提供燃料。評論認為,女司機盧×的遭遇令人恐懼,因為不慎掉入輿論漩渦中的可能是每一個人。輿論一旦狂歡,輿論審判的後果大大超越「罰當其罪」的限度,但失控的輿論卻無人負責。
《環球時報》評論將女子道歉稱為輿論的「奇怪勝利」,認為應當分析輿論狂歡背後的情緒成因。文章認為,女子和家人最初的反應,是老百姓缺少應對經驗下的典型反應,而最新聲明則比較符合網上的危機公關規律。文章分析,為打女司機叫好的言論,發聲的群體比較小,但情緒卻相當強烈。因此,剖析網上意見和情緒不能遵從普通邏輯,更值得特別留意戾氣的來龍去脈,正因為這種情緒本身的不合理,往往在邏輯中斷的地方,隱藏荓◇的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