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漁署水耕兩年蝕585萬
【明報專訊】本地農業界正積極研究引入水耕技術,但本土研究社發現,漁護署斥資650萬元,在長沙灣工廈開設面積250平方米的水耕種植場,於2012/13及2013/14年度,合共虧損約585萬元,與最初預期每年有115萬元利潤有重大落差,回本遙遙無期。該組織推算,種植場耗電較新界常規農場的碳排放量高出12倍,並不環保,擔心政府在未有充分評估成本、技術及營運等,便將水耕放在農業諮詢的主導位置,水耕不但不能在港發展,最終更爛尾收場。
政府就農業政策諮詢公眾,下周二截止,本土研究社昨公布長達60頁的《水耕透視》報告,指近年香港冒起逾30間不同規模的水耕種植場,形成一股水耕熱,但水耕種植不如想像般簡單——用水種植就可脫離土地限制,當中涉及昂貴的前期投資、生產及技術調節,以至農作物選擇及市場需求等,要面對大量問題。
團體指政府「離地」 未考慮港人飲食文化
報告調查所得,本港共有35間水耕場,但政府的諮詢文件只有20間,顯示政府蒐集資料不足。另外,報告挑選漁護署的水耕場作個案研究,發現經營情G欠佳,根據蔬菜統營處年報,部分蔬菜被評定不合格而遭淘汰,亦有部分未有賣出,造成損失,影響整體收入,以致2012/13及2013/14年度合共錄得虧損約585萬元。
本土研究社成員劉海龍表示,政府推動水耕發展太「離地」,未考慮港人飲食文化、農地面積、工廈空置率,以至科研配套和政策限制等因素,難說服公眾水耕可在港持續發展。他說,新農業政策應平衡各種農業發展需要,不應將資源向高門檻的水耕產業傾斜,否則只會造成大財團壟斷,並不能解決農地荒置及農民轉型等問題。
漁署﹕水耕技術發展成熟
漁護署回應稱,全環控水耕技術近年在世界各地發展成熟,其技術在土地面積和選址上富彈性,在生產場地和規模上可為農友提供更多選擇,故漁護署和菜統處認為是適合時機引進此項技術,在2013年3月設立全環控水耕中心,以便向有興趣的業界人士介紹和示範有關技術,藉此提升本地農業技術和生產。全環控水耕中心成立至今,本港已有19個私人企業引入全環控水耕技術作商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