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中華﹕印章 古代「身分證」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校長馬斐森入鄉隨俗,早前在傳媒春茗即席揮毫,寫了個「羊」字,祝賀大家羊年「洋洋得意」,完成後還蓋上雕有中文名字的印章。小小的一個印章,原來大有學問,在古代有如身分證,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劉浩敏博士細說印章的古今功能和特色,還把心頭愛公諸同好。
起源﹕部族權力象徵
要追溯印章的起源,劉浩敏表示,「商代是最早使用印章的朝代,最初是部族權力的象徵以及憑信工具」。當時的部族會將屬於部族的東西蓋上印章,作為擁有該物件的憑證。這項功能在後來變得更為明顯,「印章與商業經濟有關,成為交流貨物的工具,代表個人身分,好像現在的身分證」。此外,印章也有其社會功能,其中一個就是封檢物品的憑信。古人書信往來時,會把信件放入文件匣,然後用繩索綑綁好,再在上面打上蓋有印章的泥塊,形成「封泥」,防止別人拆封信件,亦作為對方驗收時的憑證。
文人參與刻印後 變為藝術品
明清以後,由於文人開始雕製印章,印章的功能以藝術審美為主,變成了藝術品,但仍保留先前印章的實用功能,不過實用度沒那麼強,「如文人在書畫上鈐蓋印章,除了美觀,亦告訴別人這幅畫誰屬」。現代的原子印,劉浩敏認為也算是印章,不過一般稱為圖章,功用僅僅是證明個人身分,如一般證書上所蓋的印章。至於我們小學時所儲的「印仔」,她認為只能用來把玩,而不能視為藝術品。
類別﹕官印莊嚴 私印多樣
印章在古代可以分為官印及私印,所謂官印是指官府所用的印章,而私印則指官印以外的印章。「漢代時,私印是跟隨官印的模式發展,不會偏離太大。」但漢以後,監管不甚嚴格,私印愈趨多元化。官印以方形為主,莊嚴穩重;私印則沒有定例,方形、圓形、橢圓、三角形、葉形都有,元代更有葫蘆形的印章出現。
材質可判別地位
至於印章材質方面,古代印材可分為金、銀、銅、鐵、玉等,後來有象牙、琉璃、骨、石等。從官印的材質可以看出官階的高低,「王以上的身分會用玉,王侯以下則用金銀印,銅印的官階較低」。
一般而言,「秦漢印章主要以金屬鑄成,當中銅佔最多,而明清則以石印為主」。訪問期間,劉浩敏取出一方琉璃印,表示琉璃印「戰國時已有,但不多,只有貴族才能擁有」。古代印章的印背一般都有鈕式,私印的鈕式有穿孔用來繫上腰帶,她展示了一枚帶u鈕,說「帶u鈕其實是褲頭帶扣」,可見古代印章與衣飾關係密切;而為方便隨身攜帶,印章的設計會較小巧。
風格形狀﹕古人思想風俗反映
「接觸過的印章中,我認為秦漢古璽最美。」劉浩敏認為秦印嚴謹但仍保留了戰國璽的拙趣,漢印則規矩雅正,為學習印章的模範。從印章的印文內容、製作技巧、風格、形狀等,可以追溯古人的思想、風俗和習慣,「例如印文內容有吉語箴言『從志』、『出內吉』,為古人勉勵自己、寓意吉祥的語句」。
「急就章」將軍臨時趕製之印
人們常用「急就章」來比喻匆忙完成的文章或工作,原來也是印章的一種。劉浩敏說,古時印章主要以銅鑄造,但鑄造需時,如果遇上軍情緊急便來不及鑄印,於是古人會在銅坯上直接鑿刻文字,以供將軍行軍遣將,因刻得倉卒,所以稱為「急就章」,也稱「將軍印」。她認為倉卒鑿刻而成的「急就章」「不事修飾,有率性恣肆的趣味」,所以很喜歡。
邊款﹕刻印者的印記
篆刻家(在印章刻上篆字的人)刻印後很喜歡在印章留下文字,稱為「邊款」,用以記錄印章所刻的日期以及自己的簽名,有時亦會刻上一些文字表達感受。篆刻家吳讓之所刻的「飢思煮石」印,邊款上刻有「讓翁自用,竊者無恥」一語,這是由於他先前所刻的自用印曾被盜,為防再被盜而刻上這幾個字,可見他對被人竊印的無奈與怨恨。
美石配名家?
此外,從印的邊款,亦可以了解那方印的專屬故事。劉浩敏指出,有一方印名為「鶴廬」,這方印最先由篆刻家趙次閒刻字,但印石的主人覺得這印石極珍貴,只有名氣較大的篆刻家吳昌碩才配得上用這方印,於是把趙次閒的刻字磨掉了,換上了吳昌碩的篆刻。
■知多齱R「璽」與「印」
印於古代稱「璽」,到了秦代,規定「璽」是天子專用,臣下只能稱「印」。璽與印開始有等級的差別。連稱「印章」最早可見於漢武帝時期,而唐代的印章稱為「記」,也稱為「朱記」。至於皇帝所用的璽,唐代就改稱為「寶」。從此之後,歷代帝王的印章可稱「寶」或「璽」。
文:陳平
圖:林俊源、陳平、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