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師廣益﹕人大是人民選出來的嗎?
【明報專訊】通識科「現代中國」單元中有關於中國政治體制的議題,某大出版社的教科書說,中國的人大代表由直選和間選產生——基層人大(市轄區、縣等)是直選產生,選出的基層人大再選出上一級(省、自治區、直轄市等)人大代表,這些人大代表再選出全國人大代表。
教科書沒講的,是基層人大選舉的細節問題。如果要在基層人大的選舉做候選人,就要經「團體」或10名選民推薦,再經選舉委員會「確定」(註1)。所謂確定,即是選委會有權篩走「不想見到」的候選人。那選委會怎樣產生?是人大委任的,結果就變成了「近親繁殖」。很多獨立人士想參選,拿到了選民簽名推薦,但過不了選委會一關。另外,不少想參選的獨立人士會在不同方面受到壓力,例如失去工作、被非法禁錮、恐嚇、家中被停水電等,目的就是要他們退出(註2)。除了獨立參選人被打壓,選舉過程還出現大量貪污舞弊問題,令選舉公正存疑。能夠在媒體曝光的案例相信只是冰山一角,因為舉報的人多是申訴無門,甚至被噤聲。
人大議案幾乎全數通過
在這個密不透風的制度下選出的基層人大代表,基本上都是黨的「自己人」,他們一級一級選出全國人大代表,再由全國人大選出國家領導人,怪不得2008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會在外國媒體前說自己是由人民選出來的。
事實上人大代表是人民選出來的嗎?從字面看,基層人大選舉的確是人民有份參與,但基層人大代表都是在中國共產黨控制之下選出的,議會並非由真正民主選舉產生,這也是幾乎所有議案都能在全國人大會議以大比數通過的原因。
選委會決定候選人的名單,選民再一人一票進行選舉。這個制度是不是似曾相識?大家看看人大常委會8月31日有關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的決定,其實也是類近的邏輯。這是一種有預選的選舉,是否符合普選的定義,實在值得商榷。
有評論指人大選舉用這個方式是因為中國人口太多、幅員太廣,難以進行更高層次的直接選舉,例如在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級直接選出人大代表。這理由在科技及交通不發達的時代也許成立,不過以現時的科技及交通水平,似乎要舉行省級直選不是困難的事。如果中國要實行政治改革,人大選舉的改革將是重要一環。
註1﹕浦興祖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頁144
註2﹕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網站﹕〈江西獨立參選人李思華上訴 中國人大揭露選舉舞弊〉,2011.09.18
文﹕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 邱兆麟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