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無like抑鬱 社工憂普及
女網民現失眠哭泣徵狀 覺不妥求助
【明報專訊】隨茠壎皞纀蛾陸_自拍和上載相片與人分享,有社工和心理專家收到不少求助個案,當中不但涉及網絡成癮,更有人因擔心自己的留言未獲「like」而誘發抑鬱。有社工接獲20多歲的女子求助,她稱發現自己若在社交網站留言後未獲關注如「like」或回應,情緒便會極受困擾,出現失眠、哭泣等抑鬱徵狀。另有小六年女生沉迷每天花3小時自拍上載Instagram,時刻關心追蹤者(follower)人數和回應,母親須帶女兒尋心理輔導。
社工擔心網上社交引致的情緒問題屬隱閉性,可能已漸普及蔓延,盼成年人多加自覺,家長亦應關注。
明報記者 周婷
320萬港人日日玩facebook 求助個案增
截至去年9月底,全港共有320萬facebook「每日活躍用戶」(即每日最少登入fb一次),以全港人口推算,即有44%港人日日玩facebook。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徐小曼表示,除了上網成癮,涉及網上社交的求助個案近年有持續增加趨勢,但相關求助有眾多不同分類,牽涉不同情緒問題,例如青少年常見的是網上欺凌個案,亦有成年人沉迷網上購物、網上觀看色情影片等。
現實圈子窄 「對網上社交生依賴」
徐小曼稱,近年接獲較嚴重的個案是一名20多歲文職女子、即俗稱的「OL」,接獲求助時,事主已有抑鬱徵狀,包括哭泣、失眠及情緒起伏。徐憶述,事主於現實中屬於內向性格,本身社交圈子較窄,因此對網上社交互動變得依賴,「她(事主)在討論區或facebook留言,可能自覺談論最流行的話題,但卻得不到正面回應時,就變得焦慮」。
事主一旦見留言不獲關注,情緒便極受困擾,有時會徹夜檢視網站是否有人回覆,一旦惹來負評時更會哭泣、失眠。徐小曼說,這類個案屬於嚴重級別,因為已影響日常工作,但因為現時人人愛「滑手機」,家人及朋友難以察覺問題,幸好事主自覺不妥,主動上網搜尋及向社工求助,轉介至心理學家治療後,情G日漸好轉。
小六女日花3小時執相上載 沉迷被讚
網上社交問題亦延至中、小學生,「藍天心理諮詢中心」註冊臨H心理學家鄒凱詩最近接獲12歲小六女生個案,沉迷分享自拍後被稱讚的感覺,「小朋友讀的學校沒有太多功課,每日放學回家就自拍,然後用七八個App(程式)執,執到最靚才擺上Instagram。」鄒表示,女生在Instagram有數以千計追蹤者,除了上載圖片,她更會仔細留意讚好數目、留言回應,引起母親不滿。
專家:忌收手機禁上網 斷「成就感」來源
鄒凱詩說,青少年最易受朋輩影響,在社交網站的吸引力、號召力,會衍生現實生活中的自信感,例如這個12歲女生個案,亦是享受被追蹤者稱讚的光榮感,「這可能只是(情緒問題的)開始,今天有1000人讚你,萬一明日不再讚甚至鬧你、踩你,就很易出現危機」。她遂教該女生的母親與女兒「約法三章」,在學業、活動上做到若干成績,就允許上網,但仍然限制用量。
即使發現子女有沉迷傾向,鄒凱詩特別提醒家長最忌一下子沒收手機或不准上網,因此舉等同斷絕其「成就感」來源,會令子女覺得在朋友前沒面子。若沉迷情G嚴重,應帶子女向專業社工或心理學家求助。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