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動手挖個錦鯉池
在後院挖魚池,聽上去像是個非常浩大的工程。但就有華人一家兩口,花4個小時就自己挖好了池塘。等把錦鯉放入,看牠們自由穿遊,整個院子似乎都更加靈動了。——看來,在肯動手的人眼裏,真是沒有難事!
採訪:何泳杉 部分圖片來自Nina Xu
自從買了獨立屋之後,Nina Xu就想在自家後院建一個錦鯉魚池。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先生的認同:這樣一來,家裏就花鳥蟲魚樣樣皆有了;而且按照中國傳統說法,有了水池,風水也好啊!
但問題在於,先生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子漢,卻不肯付諸行動,懶得動手去挖。百般勸說無效,身為女子的Nina決定一不做、二不休,竟然親自在後院鏟下第一鍬土。「看到院子地上有了個窟窿,先生終於也不能坐而不管,只有和我一起開挖了。」想起9年前開挖魚池的過程,Nina現在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自建魚池不困難
第一鍬開始之後,後面的事情竟然非常順利:「大家聽說建魚池,都覺得是一個很浩大的工程。但其實這真的不是很難的事情。」Nina說,自己和先生兩個人,只用了2天時間就挖出了一個6英尺見方的魚池。而且這兩天裏,平均每天也不過挖2個小時而已。「因為也並不需要很深:除了要有2英尺见方的面積達到4尺半深,留給魚兒過冬之外,其他地方3-4英尺深即可。」
池子挖出來以後,接下來就是給整個魚塘鋪上專用的黑色塑膠布(rubber liner)。「這個一定要魚塘專用的,才不會漏水。」然後就是鋪上石頭,Nina建議使用好看的阿崗昆鵝卵石(Algonquin River Stone),「其實比起挖魚池,倒是鋪鵝卵石的工作更加耗費時間,因為要一層層仔細鋪好,把塑膠布完全密實地蓋住,以免水滲漏出去。」
接着,根據魚池的大小購買水泵和過濾器放置好,再把水放入池塘,差不多就要大功告成了,「不過這時還不能放魚兒進去,要先養水,等20多天之後,才能適合錦鯉在裏面生存。」
Nina算了一下,親手建這整個魚塘,總共買材料的花費也不過在四、五百加元左右。家裏有後院、又有動手能力的人,不妨也試試呢!
魚池維護
而且,維護這個魚池,在Nina看來也並不需要太多的工作。「春天和秋天幾乎不需要什麼護理,只要不時把飄到水面上的落葉清理掉就可以了。夏天相對來說工作要多做一些,我們會每個月換一換水,把池壁上的水藻(algae)清理掉。」
「冬天的話,魚池上層會結冰,這就是為什麼要留下4英尺半的一塊地方給魚兒過冬。但是仍然要小心避免天氣太冷讓魚塘完全凍上。如果氣溫低於零下十度,我就會每天將未凍的水面鑿大,避免一夜之間魚池被完全封上。通常只要有一尺直徑的透氣孔,就可以了讓魚兒安全過冬了。」
另一點要注意的,是餵食。「氣溫降10度以下後,就不能給錦鯉餵食了,否則牠們吃多了卻並不做足夠運動,會導致死亡。而在秋季降溫前,則需要提前多餵一些,讓牠們多長『膘』,以度過不餵食的整個冬季。」
不過,剛開始養的時候,Nina還是犯了些錯誤。魚池挖好後,他們放入了6條錦鯉。不過很快,各種野生動物就盯上了這個魚池,「有浣熊爬到葡萄藤架子上,覬覦池子裏的魚兒。我和我先生和他們大戰一晚上,才沒讓牠們得逞。」但浣熊雖然沒得手,卻有野貂跑來,叼走了一條錦鯉。而且,就連自家的貓咪,也經常跑到魚池旁邊,眼睛滴溜溜地盯着裏面的魚兒。於是Nina趕緊給魚塘罩上一層網,終於得以防範那些心懷不軌的魚兒殺手。
此外,還有兩條錦鯉,在一年冬天之後,可能是因為天氣太冷,開春便發現已經死去了。所以現在魚池裏剩下的,是三條錦鯉和一群紅鯉魚。養了9年,當初買來的小錦鯉,現在已經長到了1英尺半長,看上去也挺健壯。不過,讓Nina遺憾的是,「這些錦鯉一直沒有繁殖出小魚,難不成都是同性的?倒是紅鯉魚,已經生出不少下一代了。」
養着錦鯉,Nina發現這些魚兒竟然也認人:「我們家主要是我先生去餵魚,所以牠們就認識我先生。他只要過去,魚兒就特別熱情地遊來他身邊。更有趣的是,有時候他手上拿一根瓜在池塘邊上餵魚,魚兒都會遊到他手邊來咬。但是若我過去,牠們則躲得遠遠的。」
有了這個魚塘,Nina家的後院愈發生機勃勃。「我們家養有貓咪、狗狗,後院裏有給野生鳥兒休息的餵食站,還有玫瑰花田、藤架,以及20多棵樹。」再加上這一方魚池中來回穿梭的錦鯉,讓Nina每次坐在後院裏小憩時,都感到心情閒適又寧靜。
到現在,每次家中有聚會,前來的朋友們都會對這個魚塘羨慕不已,而各位太太們也都大力催促男主人們回家動手建一個,「但是至今,都還沒有一個朋友真正動手開建,」Nina笑道,「大概是因為沒有女主人開挖第一鍬吧!」
錦鯉飼養Tips
對於中國人來說,在家中養幾尾錦鯉,既增添生機,又充滿意趣。若是能夠像Nina一樣,挖出水池來養魚當然最好,但是即使沒有院子,或者不肯動手,那麼用魚缸來養,也能給家中增添一景。
不過,選錦鯉、養錦鯉也有一些訣竅。閩江水族的店主Sunny介紹道,錦鯉中最受歡迎的,還是日本錦鯉,「一尾20cm長左右的中國、東南亞錦鯉,價格在$50左右,而一尾同樣長度的日本錦鯉,價格則會在$500;而若等到長到30cm以上,更可能超過$1000。」
日本錦鯉的特點在於體態更加豐潤,中國和東南亞的魚種則顯得比較瘦弱一些。除了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品種的錦鯉,Sunny指其實還有德國、中東品種的錦鯉,「德國錦鯉的特徵是魚鱗較稀疏。其實我自己就很喜歡德國品種的錦鯉,因為它們的顏色比較鮮豔。」
Sunny也印證了錦鯉的確能認識主人,並且和主人互動:「如果是陌生人,錦鯉只會在餓了想吃東西的時候游過來,一旦吃飽,便不再加理會。而如果是主人,即使不餓,也會游過來靠近,主人也能逗它起伏玩耍。」
此外,他指陽光對於錦鯉生長很重要:「如果能養在室外池子裏對錦鯉當然最好,因為有陽光,特別是其中的紫外線能夠殺菌,並且能讓牠們的顏色更加鮮豔。如果在室內養,則需要使用有UV功能的filter來起到殺菌的作用。」
他還提醒,錦鯉最容易得的病是皮膚病,會導致魚鱗脫落,這通常是猶豫水中細菌所致。不過一般情況下,如果注意換水,都可以避免。「相對於其他魚種,錦鯉是很強壯的,不是特別敏感柔弱。對於牠們來說,一個月換一次水就比較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