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年傳遞兩大信號
在新年之前的最後幾天,中國央行一份名稱晦澀的文件被曝光。這份「不經翻譯99%人看不懂」的文件即《關於存款口徑調整後存款準備金政策和利率管理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後被稱「387號文」。
387號文規定自2015年起對內地存款口徑進行調整。簡而言之,就是把存款的概念變大了,且這些新納入的存款可以暫免按照20%的比例上繳存款準備金。
由於眾所周知的內地存貸比指標,即100元存款中用於貸款的不能超過75元,新規剛一出台,各種所謂「漏洞」就被挖出,令人意外。就387號文,各方分析洶湧,結論大不相同。不過細加分析,可看出央行借此傳遞出新年施政得兩大信號。
暗渡陳倉避留「強刺激」口實
透露信號之一,就是中國央行仍將咬定「穩健貨幣政策」,但暗行逐漸寬鬆之實。
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中國央行雖然努力保持貨幣政策穩定,但依然受到一些批評。其中一點,就是已然行「寬鬆」之實,但仍然咬緊「穩健」之名,企業終難「解渴」。2015年,中國將是連續第五年實施穩健貨幣政策。
然而,經濟狀况並不樂觀,央行躲躲閃閃,一方面要有目的「放水」托舉經濟,一方面又要按照高層定調繼續「穩健」,避留「強刺激」的口實。
而年末387號文的出台,意味着未來一年央行仍然會沿用2014年打法,即暗度陳倉,一邊嚴格監管一邊釋放流動性,使用結構化的政策,此前普遍猜測的多次降息、全面降準使用的機率將會降低。有分析稱,中國央行此舉是想進一步推遲全面降準的時間。
釋放信貸潛力紓困
信號之二,就是央行明年紓困中國經濟的主要方式,還是想盡辦法釋放信貸潛力,並盡可能「打到點上,用到準處」。
確實,當前貨幣寬鬆和強勢美元容易導致匯率貶值、物價上升,這制約了央行貨幣寬鬆空間,而387號文將同業存款納入一般性存款,理論上可以提高銀行的潛在放貸額度,達到貨幣放鬆、降低融資成本的效果。
2014年最後一天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季度例會中,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鬆緊適度」首次出現在會議紀要中。
中央經濟工作會在此前已經定下的基調,央行要如何實施,令人關注。
不過這至少意味着,央行將繼續去年未竟的目標,努力將龐大信貸資金引入需要的小微企業和農業經濟中,儘管這一工作在2014年雷聲頗大,但不少人指責由於中國貨幣市場之間通路阻塞,多出來的錢更願意流向風險小、收益穩定的銀行間同業存單,而不是進入企業。
即使此次387號文出台,分析也直指有「漏洞」,即銀行業不會因存貸被「鬆綁」而主動加碼放貸,相反會鼓勵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將普通存款轉為同業存款,避繳存款準備金且實現「套利」,資金最終可能仍然流向銀行間市場、股市。
每日股市基金行情請點擊這裡獲得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