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赴美上市豐收
阿里巴巴集資股價表現均稱冠 微博股價仍潛水
【明報專訊】2014年是中國概念股赴美上市豐收的一年,也造就紐約成為全球首次公開招股(IPO)集資額最高股市。全年有十多家中國概念股在紐約上市,以阿里巴巴(代號BABA)、京東商城(代號JD)及微博(代號WB)最受注目,其中阿里不單創下全球IPO集資紀錄,它上市後股價表現也遠勝京東和微博。
紐約兩主要股票交易所,包括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全年共有288隻新股上市,集資總額達到946億美元,上市新股數目按年增27%;集資總額更大增54%,較過去10年每年平均數的410億美元也多得多。
阿里籌250億 造就紐約IPO新高
這要歸功阿里巴巴提供的全球歷來IPO集資最多紀錄的250億美元。
美國多家投資網站指出,中國是全球增長最快的網上零售市場,為阿里旗下的兩個電商網站天猫及淘寶網提供高速增長,而且阿里的付款系統也廣為中國網民使用。
阿里只提供交易平台 邊際利潤較高
美國分析指出,由於由阿里經手的網上交易數額龐大,而且它不做直接零售生意,只是為零售商及消費者提供交易平台,所以它的邊際利潤理想。
在最新公布業績季度,阿里銷售收入按年升54%至27.4億美元,但由於須投資在流動業務、市務和其他新業務,導致盈利遜市場預測。
阿里其後發債集資80億美元,創下全球新上市公司發債最高紀錄,而且宣布發債後股價反升,反映美國投資者對它的信心。
發債不礙阿里股價升53%
阿里9月以招股價68美元上市,12月31日收報103.94美元,累積升52.9%,表現冠其他2014年上市中國概念股。
2014年第二受注目中國概念股是京東,它商業模式不同阿里,反而和亞馬遜(代號AMZN)相若,即是本身是網上零售商,意味邊際利潤很微薄,所以它在上財政年度出現虧損。
不過,鑑於它在IPO時籌得18億美元,加上它私人配售股份予騰訊時籌得13億美元,意味京東可以繼續投資在業務增長上。
京東銷售收入持續錄得驚人增幅,例如2012年增長96%,2013年也達到68%。一如其他網上零售商,增加銷貨量是京東獲得利潤的唯一方法,因為它要投資在新科技、採購、內容和處理訂單上的成本都很昂貴。
京東收入增幅驚人 股價累升22%
京東股價表現仍算理想,5月下旬以19美元招股價上市,到12月31日收報23.14美元,累積升21.8%。
微博原稱新浪微博,其後從新浪(代號SINA)分拆出來,並在4月下旬在紐約上市。它雖然是中國會員最多的微博,但面對激烈競爭,對手包括騰訊的微信。微博主要收入來源是網站廣告,並且和阿里結盟。
事實上,美國投資者當初對投資微博有戒心,認為它在中國面對激烈競爭,所以投資風險較高,只是由於它和阿里結盟,他們對微博IPO才較有信心投資。
微博同行激烈競爭 股價仍潛水
正因如此,微博IPO原訂出售2,000萬股,最終只售得1,680萬股。上市後股價表現也不濟,12月31日收報14.24美元,較17美元招股價,仍低16.2%。
每日股市基金行情請點擊這裡獲得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