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IOI入股台北101風暴
受黑心油風暴打擊的台灣頂新集團,出售所持的台北101大樓三成七股權給大馬IOI集團,引發民意反彈,認為不應將地標賣給外商,也質疑頂新的做法是「暗盤操作」。官方態度也趨向不同意。
童清峰
台灣地標台北金融大樓(台北一〇一)差點賣給馬來西亞地產商IOI集團,馬英九政府在民意強烈反彈下,急踩煞車,也讓頂新集團幾乎到口的肥肉吐了出來,社會「滅頂行動」再下一城。
一年內三度捲入黑心油風暴、形象破毀的頂新集團,被銀行抽銀根,逼得要出售台北一〇一股權。12月7日台灣各大媒體以頭條報道,頂新以新台幣251.4億(下同,約8億美元)賣出一〇一股權,買家為大馬棕櫚油與地產集團IOI,並預計在明年第一季完成收購計劃。
頂新的黑心作為激起公憤,網友痛斥「滾出台灣」、「滾離地球」,頂新突然賣股權動作似乎是覺得在台灣已無立足之地,準備「大撤退」。黑心油事件爆發後,多家銀行表態將對頂新「雨天收傘」,也不再給予新的貸款,加上好幾家業者對其進行民事求償,讓頂新面臨空前的財務壓力。
頂新打的如意算盤是,出清一〇一37.17%持股,若以2009年每股13至15元的買進價格和這次每股45.75元的賣出價格作估算,其獲利可達180億元,扣除之前承諾要捐出30億元食安基金,剛好可以填補年底前須還110億貸款的資金缺口。
台北一〇一採用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BOT)開發,台北金融大樓公司在1997年取得一〇一所在地的地上開發權,之後開始規劃建造,特許營運期到2067年,無償還給台北市政府,營運期間內,每年需付給台北市政府7億元的土地租金。
目前主要股東的持股比例,財政部主導的泛公股(含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中華電信、台灣證券交易所等)佔44.35%,民股則為頂新集團佔37.17%、國泰金控佔7.73%、中信金佔6.12%等。
樓高509.2公尺的台北一〇一曾是世界第一高樓,2010年1月,「世界第一」遭高達828公尺的杜拜塔取代,目前是世界第六高樓,每年在一〇一塔頂的跨年煙火秀都吸引上萬人潮;樓內匯聚世界知名的化妝品、鐘表和珠寶店等,是其最大賣點,幾乎是陸客來台必遊景點。
作為台北一〇一最大民股,頂新二董魏應交原擔任一〇一副董事長及總經理職位,黑心油事件爆發後,魏家仍無辭職打算,但在財政部強力施壓下,不得不在10月份遞出辭呈,但仍想握有一〇一股權,繼續掌握台灣享譽國際的重要地標。
資金缺口逼得頂新不得不出售一〇一,但它刻意留一手,寧願將股權賣給外商,也不願讓其他台灣企業接手,讓外界懷疑其中可能涉及暗盤交易。
頂新賣一〇一股權,沒有那麼簡單。台灣經濟部投審會表示,只要外資入股,都要經濟部投審會同意,此案還要經過許可程序,也必須徵詢各相關單位意見,尤其是財政部的意見。
但台灣財政部長張盛和第一時間接受訪問時表示,頂新賣出股權的事,財政部沒有決定的權利。
民眾對頂新深惡痛絕,尤其對它出售一〇一股權,一轉手就淨賺180億強烈反彈。國民黨孫大千等4位立委7日晚發出第一槍,發表聲明指出,一〇一大樓是台灣重要地標,且對台灣人民具有重要的情感意涵,絕不容許頂新集團不顧社會觀感及民眾期待,私自將台灣當成提款機,將具有主權象徵的台灣地標的股權售予外資。
立委的強烈聲明,迫使原想置身事外的張盛和轉變態度。他8日表示,台北一〇一大樓是台灣地標,也是精神象徵,不宜由外籍人士經營,經營權最好是在國人手中。民意反對、官方攔截,使得大馬IOI集團想入主一〇一恐淪為泡影。
馬英九上台後,鼓勵台商鮭魚返鄉,號召大陸台商回台發行TDR,頂新挾其在大陸康師傅所打下的食品王國﹐率先響應,但它發行TDR募集的資金並沒有用在實質投資,而是大炒房地產,例如一〇一,便是吃下中華開發、華新麗華與台新銀行近四成股權。
二代經商的魏家擅做無本生意,不斷從銀行搬錢投資。包括其掌控一〇一,自有資金僅37億,股票質借比竟高達87%;買下十四戶帝寶等豪宅,魏家僅出資1%,其他統統跟官股銀行借貸,引爆民怨,但更多是對在背後護航的馬政府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