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3︰推出副學位課程

[2014.12.04] 發表
2012年9月開課時,嶺大社區學院荃灣西教學中心最多可同時有420名學生上課,但只有34部電腦可供學生使用,其中4部設於圖中的「學習資源中心」,其餘30部電腦設於多媒體電腦室,有學生指該電腦室經常有人上課,很少機會可使用。
副學士課程吸引不少未能升大學的考生報讀,但有副學士畢業生表示,因中學會考成績不達5科及格,求職時處處碰壁,「讀副學士只是原地踏步」。

【明報專訊】2000年,時任特首董建華為快速增加具大專學歷人口,配合香港知識型經濟,引進副學士學位(Associate Degree),讓學生在一般大學的學士課程外,多一個選擇,考試失手的學生也可在修讀課程後,再獲機會銜接學位課程。

同時,又推出副學士先修學位,目的是讓舊制中五畢業生在升讀預科課程外,有多一個選擇。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推出後,副學士先修學位主要為中六考生打下學術基礎,銜接副學士或高級文憑課程。

1. 銜接學士學額 供不應求

副學位畢業生銜接八大的競爭大,不少學生寒窗苦讀兩年都未能成功銜接本地政府資助大學學位。《施政報告》提出,2015至2016學年起3年內增加銜接學士名額共1000個,預計2018/19學年會有5000名副學位畢業生圓夢升大學。

關注副學位大聯盟召集人馮偉華批評,政府增加銜接學額的步伐太慢。新民黨田北辰批評,政府即使到2018/19學年提升銜接學額至每年5000個,大學學位仍缺近8000個。教育局長吳克儉則表示,能增加銜接學額已不容易。

2. 院校濫收學生

2012年末代高考生和首屆文憑試學生同時畢業,令副學位需求急增,嶺南大學社區學院(CCLU)及持續進修學院(LIFE)收生人數由1900名增至5300名,增幅達1.8倍。

CCLU被揭發「瘋狂超收」,每一班語文班的學生人數多達30至40個,比規定上限超收5至10人;更有指因收生欠佳而下令降低LIFE的「高等文憑」收生門檻,估計當中至少100人未達4科2級原定要求。由於超收,學校需租用毗鄰街市的商場作教學中心,但被批評配套欠奉、環境惡劣。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質疑政府為推動教育產業化,令院校高層趨向視教育為一盤生意,例如不少院校不斷推出自資副學士課程,部分更引發「超收」問題,反映院校忽視教育質量,促請當局成立獨立機制監管。

3. 課程質素參差 政府監管不足

《明報》於2013年收到自稱是副學士學生李同學投訴嶺南大學社區學院(CCLU)講師質素差,校方未有解決問題。李同學提供通識課程教材,表示當中錯漏多,將「獲廣泛認同的人權」寫成「commonly recognized core of human rights」。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形容上述英文是「中學生水平」,用作大專教材「嚇死人」。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建議,聯校素質檢討委員會應加強監管副學位質素,或該劃一為副學位課程質素作保證機制。

4. 認受性低 學歷貶值

當初推出副學士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增加大專學歷的人口,然而有修讀副學士的學生卻表示副學士認受性一般,更令學歷貶值。教育局於2013年發表僱主對2010年畢業生評分,平均得3.35分(滿分為5),較2006年跌0.06分,是10年來最低,同年大學畢業生則獲3.53分,有半數受訪僱主建議院校提升副學士課程質素,增加學科與行業相關性及安排學生實習。

對於有人提到副學士學歷認受性低,梁振英回應會加大力度為副學士及年輕人謀劃事業發展,又指未來高學歷人士在同齡人所佔的比例愈來愈高,青年人仍有希望。

5. 物非所值 增加負擔

有修讀副學士的同學表示,副學士的學歷與舊制中五學歷薪酬和出路未有太大分別,但課程昂貴,造成極大經濟負擔。

青協調查發現,自資課程(2012/13學年水平)一年的學費由3.58萬至5.38萬元不等,學生平均借貸達19.2萬元,30歲後才能還清貸款。民建聯家庭事務委員會2013年訪問382名副學士學生,近八成認為有學費負擔,七成半認為副學位學費雖比資助學位貴,但認受性一般,僅三成多表示有信心銜接學士課程。

更多教育
新聞定格﹕香港奇怪的教育現象
【明報專訊】考試主導 補習文化盛 在香港,學歷仍然是向上流動的重要資本,學生傾向將公開試與自己未來成就掛u。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青年就業... 詳情
新聞定格﹕今日香港×教育制度改革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明報專訊】以「教育」為IES主題,許文忠老師的建議是選取一些生活化、貼身的議題,例如學生在OLE/IES/SBA遇到的困難、融合教育或電子... 詳情
趣學通識﹕批判與建設並重
【明報專訊】通識科經常要運用批判思維,要同學以多角度思考評論和判斷資訊和觀點,加以批駁或加以採納,難免予人「只重批評,輕視建設」之感。因此,... 詳情
【明報專訊】“ Ho Sze Wai問: 我今年讀中五,現修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企會財/BAFS)、物理、經濟和M2,打算退修企會財或經...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t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