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戰略 打亂美「重返」步調
近日,中國的「自貿區戰略」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8天內,中韓、中澳自貿區相繼結束實質性談判,兩大自貿區建成在即。北京觀察人士認為,受中韓自貿區的「倒逼」,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很可能加速,這也許將打亂美國「重返亞洲」的步調。
中日關係惡化 經貿合作倒退
過去兩年,中日關係的持續惡化顯著拖累了雙方經貿合作。據統計,今年1至10月的日本對華直接投資額為36.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2.9%。儘管有日媒稱,中國不斷上升的勞動力成本導致日本製造業對華投資熱情減退。但日本經團聯會長榊原定征則表示,對華投資下降「很大程度上源於日中的政治及外交關係陷入僵局」。
隨着中韓自貿區談判的高歌猛進,日方壓力倍增。長期關注東亞自貿區建設的觀察人士認為,中韓自貿區一旦簽訂,在汽車、數碼及家電產品等領域與韓國企業競爭激烈的日企而言,將面臨不利局面。
有分析預測,中韓自貿區一旦建成,預計中國的GDP將增長1%至2%,韓國`將增長2%9至3%,屆時,中韓有望形成一個人口13.5億、GDP高達11萬億美元的共同市場。
實際上,在日本並不積極的情况下,中韓兩國2012年先行啟動自貿區談判。對此,日本國內輿論反響強烈,有日媒認為,韓國在自貿區談判中佔得先機,對日本來說如「滅頂之災」。重壓之下,日本政府遂調整政策,半年後啟動了中日韓自貿區談判。近期日本的經濟資料表明,曾經光環四射的「安倍經濟學」已是強弩之末。有分析認為,面對提振經濟這一重要任務及國內民意壓力,打破中日外交困局是安倍政府的必然之選。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前,安倍政府與北京火線達成共識以促成「習安會」,被認為是日本對華示好的信號。
有學者認為,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程提速,或打亂美國「重返亞洲」的步調。
TPP陷僵局 中國乘虛而入
韓日同為美國在東亞的重要盟國,亦被認為是奧巴馬政府推行其「重返亞洲」戰略的重要戰略支點。近年,中國顯著加速的自貿區戰略,透過打「經貿牌」逐步實現對韓日的「各個擊破」。
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中國利用「重返亞洲」的經濟版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陷於僵局之際,在經濟上拖住了美國「重返亞洲」的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