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不登泰山 不知天之高
【明報專訊】《孟子?盡心上》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
孔子生於魯國。孟子說孔子登上東山後,發現魯國很小;登上太山後,發現所謂的「天下」,原來也是很小的。孟子想借此說明,君子要不斷追求進步,不能安於現狀。太山現稱為泰山,古時「太」有極大的意思,泰山除了大,更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
五嶽之首 歷代帝王築壇祭天
泰山海拔近1500米,古時叫岱山、岱宗,位於山東省中部,被譽為「中國五嶽之首」、「天上第一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之一。
泰山在古人心中,是最高最大的山,接近天,地位崇高,很多皇帝如秦始皇、漢武帝、唐玄宗、清康熙帝等,也曾在這裏築壇祭天。
■小趣聞
盤古之首 化作泰山
古人崇敬泰山,更有不少傳說﹗中國神話指「盤古」開天闢地,他頭頂天、腳踏地,直至衰老死亡一刻。盤古臨終倒地,頭部成了泰山,也成了泰山為「五嶽之首」說法的起源。
■知多點
四字詞「重於泰山」比喻意義重大,出自《史記》作者司馬遷寫給朋友任安的書信中道:「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指有些人的死毫無意義,猶如鴻毛的輕,如為追求的志向而死,生命價值就如同泰山一樣重要。
《Smar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