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七成市民認同退場
【明報專訊】佔領行動今日踏入39日,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昨日公布民調,顯示73.2%受訪者傾向同意現在退場結束佔領,當中包括支持、中立或反對佔領運動的市民,不同意退場的有26.8%。另外,佔中的責任屬誰亦出現逆轉,45.5%認為責任在於組織者如佔中三子、學聯及佔領者,較9月底同調查增加14百分點,而認為中央政府和港府應負責的受訪者比例則由逾半跌至四成多。但學聯表明現階段不宜退場。
負責研究的中心主任鍾劍華認為,若持續佔領,運動的邊際效益將下降,即使再佔領,對爭取市民支持、人大考慮佔領訴求的作用亦不大;反而或令更多人認為佔領影響生活、危害法治根基等。
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表示,政府現仍未有任何實質回應,所以現階段不適合討論退場。佔中發起人戴耀廷說,民調結果有助留守者或支持者思考,但需由每個留守者決定去留。佔領運動是重要、但非唯一,要考慮怎樣把運動帶去更闊的群體,包括親朋戚友、地區街坊等。
責任誰屬明顯轉變
理大民調於剛過去的周末,即本月1、2日以電話隨機抽樣形式訪問554人,是該中心第三次就佔領行動做民調。結果顯示,44.2%受訪者認為特區政府、中央等要為佔領負責;45.5%認為責任在於佔領組織者如佔中三子、學聯及參與佔領市民。
鍾劍華認為,對比上兩次分別在9月底及10月初所作的調查,責任分配明顯轉移(見圖),相信與市民對民生、日常生活影響的考慮增多,以及與隨着佔領影響擴大、有人提出司法程序但佔領者沒執行禁制令,加上政府在過去兩周並無大錯誤有關。
對於佔領者至今未退場,69%受訪者認為因參與者未達到目標、港府沒對訴求作讓步等,亦有部分受訪者持負面看法,如9%認為不退場是因佔領者沒下台階、「為啖氣」,8.2%認為佔領者沒思想,被人利用等。至於誰人可令佔領者退場,35.7%認為特區政府,亦有34.7%認為沒任何人可以;認為學聯或佔中發起人等可結束佔領的比率,合共有9.8%。
愈年長愈傾向退場
調查顯示,73.2%受訪者認為現時應退場,26.8%不同意。若以受訪者年齡分析,60歲或以上受訪者,98.1%同意現時退場,但18至29歲的青年受訪者則有分歧,41.3%認為現時應退場,不同意的則有58.7%。最多受訪者支持退場的原因是佔領影響經濟及民生,佔47.6%,亦有17.5%認為佔領沒實質作用,再佔領意義不大;13.8%認為目的已達,社會已知訴求,應見好就收。
不同意退場的受訪者中,79%認為參與者未能爭取任何成果,政府亦沒作任何回應/讓步;15.2%認為若現時退場,代表運動失敗或之前的努力白費等。
鍾劍華分析,3次調查都反映青年傾向將佔領責任歸咎權威,相信要重建青年對一國兩制信心難度非常高;而調查顯示教育程度較高者傾向同情佔領,政府日後要思考如何收服人心,令有識之士接受人大決定。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