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國會議席 詹嘉禮角逐市選勝算高
【明報專訊】今年初﹐風聲傳出﹐多倫多第39選區現任市議員狄格蘭(Mike Del Grande )有意退休。消息傳來﹐引來眾多衝擊「空位」者。不意到4月間﹐區內國會議員詹嘉禮(Jim Karygiannis)﹐也視這位置是塊「肥肉」﹐揮淚辭了國會議員﹐加入爭搶行列。至此﹐其他候選人夢碎。
迄今﹐該區內除詹之外﹐有候選人8位。其中2人感覺到受打擊尤其大。因為他們都是極具潛質、準備大戰一場開啟自己新天地的人。但遭遇重量級政客如詹嘉禮﹐使得他們感到有些不容易對付。
這2個人都是今年1月初就報名的。第一個是布魯曼(Christopher Blueman)。此人是現任Parry Sound市議員﹐2010年當選。但其家人居住在士嘉堡﹐今次回歸老家﹐以求一逞。他的報名日期是1月6日。他的政綱是﹐將議員經驗帶回多市﹐使得城市有效運作﹐關注的領域包括﹕公交、社區發展和公民參與。
港移民無懼挑戰失敗 堅持服務社區
另一人則是來自香港的吳家健(Franco Ng)。他15歲來加﹐畢業於多大城市規劃專業。之後﹐於2007年至2011年4年間﹐任狄格蘭(Mike Del Grande)助手。他於1月13日報名。他的主要政綱是﹕解決非法的「劏房」屋。保護納稅人金錢。維護社區安全。改善市府諸如剷雪、割草、修路、路燈等服務。
他設想區內設施如購物商場、公園等﹐建造日久﹐需要更新。那些地方建造時帶上往昔的特點﹕大商場、大停車場等。但如今的要求﹐是佔地不太廣及內容豐富﹐以及公交方便。他覺得自己在該區議員任上﹐因同時了解加、中文化﹐應該是大有作為的。
雖然他不言放棄﹐今次競選支持者也逐日增多﹐中英文媒體都有找他訪問。但這次選戰不敵詹嘉禮的機會的確是存在的。但他不會就此退隱﹐而會堅持關心和服務社區﹐以期必要時再出江湖。
本區還有一位志在必得的候選人辛克萊(Patricia Sinclair)。她在1月7日報名。她在區內居住﹐關心本區事務﹐特別是交通問題。早在士嘉堡地鐵引起各方關注之前﹐她已經在積極推動此事。她也是反對在堅尼地路夾麥高雲路建大型巴士庫的中堅人物之一。
她的政綱是﹕政府責任﹐高度重視納稅人利益。為工商發展創造最佳環境。建設宜居和安全的鄰里社區。經濟利益和保護環境兼得的政策。士嘉堡加入快速交通網絡。
詹嘉禮雖是猛虎下山﹐但也絕沒有將自己的勝利當做理所當然。他在競選方面的勇捍作風向來有名。此次的競選也進行得相當頻密。區內有華裔選民過去一、兩周內接到他的競選團隊打來的多通電話。其內部人士估計﹐義工有200多人。
他的政綱包括﹕和居民一起努力﹐保證Bridlewood Mall重建的質素。增加資源幫助新移民落戶。確保鄰里社區的安全。增加公交服務﹐在士嘉堡建地鐵。
他政綱中有一條﹕保證士嘉堡慈恩(Grace)醫院充分運作。但醫院似乎不是市政範圍﹖他表示﹐他如今回到家園﹐就要盡力幫助。該院院長表示﹐醫院已有40年未有更新提升。他希望和兩級政府打交道﹐為醫院帶來足夠整修資金。
問到如果當選會為多倫多市議會帶來什麼。他表示﹐前數月為反對公車局在麥尼高路夾堅尼地路建巴士車庫。他曾隨鄰里耆老去市議會致詞。但在那裏苦等了整整一天。他認為﹐這是市府運作低效。應該做到讓居民了解自己關心的報告何時討論﹐他們該何時發言﹐而不必無盡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