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蒂亞爾希傳承非暴力抗爭

[2014.10.11] 發表
印度兒童權利活動家薩蒂亞爾希(右)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在辦公室與工作人員吃甜食慶祝。(路透社)
圖為薩蒂亞爾希在印度拉加斯坦省的Bal Ashram被解救童工收容中心,與兒童合照。(網上圖片)

印度兒童權益活動家薩蒂亞爾希30多年來默默耕耘,拯救兒童脫離苦海,帶他們踏上求學之路,早已受和平獎評選委員會關注。

諾貝爾研究院主任倫德斯塔德(Geir Lundestad)接受《印度時報》專訪,指薩氏過去5年一直被列入競逐人選,薩氏奉行印度「聖雄」甘地的非暴力抗爭理念,他獲獎也有彌補和平獎未能及時頒予甘地的遺憾之意。

棄高薪厚職 耕耘30年

薩蒂亞爾希1954年出生在印度中央邦,早年攻讀工程學,畢業後任職電子工程師。1980年,他放棄高薪厚職,參與創辦「拯救兒童運動」(Bachpan Bachao Andolan)並出任總幹事,其後再創立不同的推動兒童教育機構,多年來致力根除國內走私兒童和童工問題,建立了龐大的志願者網絡,拯救小人蛇並協助他們接受正規教育。他與妻子育有一子一女,現居於新德里。

薩氏在運動網頁解釋,童工導致長期貧窮、失業、文盲、人口爆炸等社會禍害。今年6月他接受《印度時報》訪問時自言個人哲學是「我是兒童的朋友」。他說:「我不認為任何人應該視兒童為值得可憐的物體或施捨,這是老一輩的措辭。人們經常將孩子般的行為與愚蠢和傻笨連繫在一起,這種思維需要改變……他們是天真無邪、直接、沒有偏見,我會將兒童與簡樸連繫在一起,我想我與兒童的友誼比其他人有更深的含意。」

彌補甘地未能獲獎遺憾

薩氏仿效甘地,帶領不同形式的和平抗爭。倫德斯塔德指出,錯過頒予甘地是和平獎的最大遺漏,其後一些得獎者如馬丁路德?金、達賴喇嘛、昂山素姬及今年的薩蒂亞爾希,都受到甘地的強烈影響,「透過頒獎予在現代活躍使用甘地學說的人,算是我們嘗試修補圍繞他的一些錯誤」。

更多國際要聞
【綜合報道】隨着伊波拉疫情擴散迅速,包括美國、西班牙也傳出病例,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官員預警,伊波拉將可能成為下一個愛滋病,蔓延... 詳情
【綜合報道】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周四警告,若不迅速行動,伊波拉疫情將像愛滋病般成為全球災禍。有議員及當地醫生呼籲美國政府,限制西... 詳情
機上戲言患伊波拉 美漢累街坊
【綜合報道】「我有伊波拉!」一名美國男子在飛機上咳嗽後開玩笑,結果驚動全副防護裝備的緊急醫療隊出動,不僅自找麻煩被送往醫療中心檢查,還連累全... 詳情
死亡人數突破4000 恐成國際危機
【綜合報道】世界衛生組織周五公布最新的伊波拉患者及死亡人數,截至周三為止,伊波拉病毒已在7個國家造成8399人感染,其中死亡人數已超過400... 詳情
【綜合報道】由於伊波拉疫情未止,摩洛哥政府周五要求押後2015年非洲國家盃賽事。 這項兩年一度的球賽定於明年1月17日至2月8日在這個...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t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