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僵局 何去何從?

[2014.10.03] 發表
羅致光
陳弘毅
魏華星(三十會)

【明報專訊】編按:佔領運動持續多天,佔中組織者與政府僵持不下,未見解決的曙光。社會上不少人對事態憂心忡忡,本報特邀學者、專家撰文,短評時局走勢,為運動出路提出見解。

羅致光﹕風雨欲來的平靜

在群眾運動中,主進主退的爭議總會出現;「乘勝追擊」派與「見好就收」派的明爭暗奪亦不可避免;就算是危機就在眼前時,既有「保留實力派」力促全身而退,亦有「壯烈犧牲派」認為若不流一滴血,抗爭就不會更上一層樓。

同樣地,當權者中亦會有主戰和主和派之爭。不過,由於一國兩制的關係,在香港的情况便更加複雜。香港特區政府中,不論是主戰主和,都不大希望北京當局介入,特別是解放軍的介入。所以,基於要證明香港自己可以解決問題,主戰派便自然地佔了主導,希望速戰速決,可是9月28日催淚彈,並沒有驅散民眾,卻炸碎了不少香港人的心,催下了不少同情和憤慨之淚,引來了更大批的群眾。主戰派的後退,便換來了由9月29日以來的平靜。可惜,這個平靜只是風雨欲來的前奏。

保護學生基礎上 尋解決方法

時至今天,這個學生民主運動與佔中行動的混合體,是香港歷年來,年輕人民主意識最大醒覺的一次。若和平結束,對日後香港民主的發展,有着重大的正面效果。若不幸地慘烈收場,部分年輕人走向激進,部分退縮成永遠的旁觀者,都對香港未來民主發展不利。在落筆之時,這個和平結束的契機還未浮現,但政府和群眾都有一個明顯的共識,就是要保護我們的年青學生,不希望他們受到損害。若能在這個共識之上,建造和平解決之法,便是香港未來之福。

陳弘毅﹕透過法治民主機制解決危機

人大8月底就香港政改的決定不單受到泛民立法會議員的強烈反對,最近更引發學生運動和「佔中」的群眾抗爭(幸好至今仍得以和平克制地進行),香港正面對回歸以來最嚴峻的政治危機,香港安定繁榮能否維持,變成未知之數。在此危急存亡之秋,香港政界人士和各專家學者有責任進行認真的協商,為目前的困局尋找出路。本文旨在拋磚引玉,促進討論。

學生領袖和佔中發起人提出要求特首下台、重新啟動政改五部曲等訴求,在目前的政治現實情况下,似乎是沒有可能被中央方面接受的,要求中央改變或撤回人大決定中定出的特首普選框架,可謂緣木求魚。泛民議員準備啟動彈劾特首程序,也將徒勞無功,因為實在看不到有足夠證據顯示特首犯有《基本法》第73條提到的「嚴重違法或瀆職行為」。

次輪諮詢實現最民主方式

人大決定已成鐵案,唯一的出路便是在人大決定的框架下,在第二輪政改諮詢時盡量實現最民主開放的可能性,例如「十三學者」的「名單投票」制,和楊艾文教授提出的通過承認「白票」的有效性讓選民「守尾門」的做法。

有了具體方案之後,政府可委任前首席大法官或其他有威望的人士,成立獨立的民意評估機構(有如負責評估港人是否接受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的民意評審機構),然後由立法會就政改方案表決。如果表決結果偏離主流民意,特首應根據《基本法》第50條解散立法會,啟動重選,讓市民有機會通過立法會的選舉就是否支持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表態。這樣,關於所謂「袋住先」或「原地踏步」的決定,最終由香港全體選民作出,應該是最符合法治和民主原則的解決目前政改困局的不二法門。

魏華星(三十會)﹕建立最有韌力的公民社會

在這紛亂的時代,大家正在見證一個嶄新的公民社會在孕育中,而每一個市民都應為有份參與這段蛻變歷史而驕傲。新的公民表達方式來自集體默契、彈性機動,領袖只是協商者、同行者,但這是一個更有韌力的模式。現在要考量的,是接下來如何?

政府管治班子還欠市民一個公道。這次激起民憤的是暴力鎮壓,就算難以問責特首,亦不可只讓執法者回應技術問題就輕輕帶過。假如民憤不消,政府也沒有任何承諾或措施保障學生的安全,市民又怎能退走?永遠只停留在企圖用經濟影響、執法矛盾來分化市民,更突顯一城之首的氣度不足。

互信免分化 廣納意見達共識

但要修和,其實也包括市民與市民之間,就是不同政見、陣形、崗位,我們都要常常保持和平的心。真正的撕裂,不是看似對立的人造成,而在我們失去對人的信任;真正的蠱惑,不在紛紛擾擾的信息上,而在我們被恐懼佔領的心裏。

今天要達到目標,韌度要比硬度重要。在這幾天民心都被感動,但要不同市民都持續支持,一定要想個能更持續發展的方案。或許,可以不戀一時之勢,甚至考慮退回一處作持久戰?這次是多方領導的集體成果,但如何在往後的運動或談判,能廣納更多不同意見而達到共識,也值得繼續探索。

堅守和平公義關愛包容

這新生公民社會的DNA裏,一定包含和平公義,以及關愛包容。這正是全球為我們喝彩的原因。不一定需要來自領袖的帶領,只要城市裏每一個人都能堅守這些價值,不等系統的改變,我們已經能把更美好的城市建立起來。

結果如何我不知道,只相信有一天,無論我們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我們都可以昂首向其他人說:我是香港人。

更多要聞
明報民調:七成佔領者稱無限期留守
【明報專訊】伸延港九的「佔領」行動踏入第6天,在無領袖狀態下,有示威者表明未必聽學民或學聯號召,「佔領」未知何去何從,本報昨在金鐘、銅鑼灣、... 詳情
留守為什麼?
【明報專訊】?「不會幾日爭取到」 嶺南大學市場學系學生張小姐,上周六(9月27日)開始留守,「今次是長期抗爭,因此要堅持留守,訴求爭取... 詳情
社會撕裂  父子拗佔中瀕斷關係
【明報專訊】「佔領中環」啟動至今第6天,不同人對佔中立場不一,掀起家庭、職場及社交圈的矛盾與撕裂。有反對兒子支援佔領的父親要脅斷絕關係、有留... 詳情
藍絲帶運動撐警  周六尖沙嘴集會
【明報專訊】警察施放催淚彈惹來批評,士氣大受打擊。反對佔中的家長聯會會長李偲嫣,以及退休高級督察冼澤正發起「藍絲帶運動」撐警方,並在昨日舉行... 詳情
溝通亂 糾察圖拆鐵馬被轟
【明報專訊】本港各區經歷連日佔領,除了引來反佔中人士「踩場」,示威者之間亦因不滿佔中糾察移動鐵馬的做法、批評參加者似玩「嘉年華」及是否開放通...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t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