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教室﹕溫室效應 增颱風威力

[2014.09.18] 發表
1962年颱風溫黛引起的風暴潮令當時吐露港沿岸地區被海水淹沒,183人喪生。圖為當年溫黛吹襲下,一艘貨船翻沉。(政府新聞處圖片)
劉雅章教授

【明報專訊】今年雖然未有太多颱風吹襲香港,但若說起颱風,去年肆虐菲律賓的超強颱風海燕,造成逾5000人死亡,這場災難歷歷在目,也勾起了我對超強颱風溫黛襲港的回憶。

清楚記得溫黛來襲,懸掛10號風球當日,正值1962年9月1號開學日,我剛轉校讀小五,滿心期待返新學校,卻被迫停課,真沮喪!話說回來,溫黛是不折不扣的超強颱風,引起的風暴潮令當時吐露港沿岸地區被海水淹沒,居民無處可逃,結果導致183人喪生,是二次大戰後香港最具殺傷力的颱風。

「超強颱風」平均風速逾185公里

稱得上「超強」,風力必然驚人,按照香港天文台標準,「超強颱風」風眼附近的平均風速達每小時185公里或以上,溫黛絕對達標,海燕更高達每小時285公里。

颱風的誕生,主要靠溫暖的海水和海面的水蒸氣,南海及西北太平洋的海水溫暖,海面溫度在夏季時經常超過攝氏27、28度,是颱風的溫牀。較高溫度令更多海水蒸發成水蒸氣,向上升直至遇到較冷空氣而轉化成水點。轉化過程中會釋放「潛熱」,為颱風提供強大能量,形成強力摩打,產生強勁風力。

海洋升溫 颱風更易形成

有研究推算海洋正在不斷升溫,現時加溫最明顯的海洋區是印度洋,估計近50年來升溫接近攝氏1度;而南海、西北太平洋等颱風溫牀的升溫情况亦令人關注,海洋愈煲愈熱,將會為颱風製造更優越的孕育環境。

是誰令海洋升溫?原來人人有責!地球一直由大氣層保護,就等同一間有玻璃屋頂的溫室,使室內維持較和暖的狀態。假如地球失去了大氣層,就等於溫室被拆去玻璃屋頂,平均氣溫會急跌至攝氏零下18度,絕不適合人類居住。

大氣層由78%氮氣、21%氧氣,再加極微量的溫室氣體組成。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等,是保持地球溫度的重要元素,但隨着工業發展,不斷燃燒石油、煤、炭等石化燃料,來驅動汽車、火車、飛機和船,以及生產電力,這些活動不斷釋出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令溫室效應加劇;此外,為配合城市發展而砍伐樹林,導致吸收二氧化碳的樹林愈來愈少,砍伐後燃燒樹木,亦釋放大量二氧化碳,令大氣層失衡情况更為嚴重。根據觀察,溫室氣體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由0.028%增加至0.04%,令地球保留的熱能增加,造成全球暖化。

熱帶氣旋減 降雨量卻增

地球被失衡的溫室氣體籠罩,於是提升「溫室效應」,至於「溫室效應」會否促使更多超強颱風誕生?亦非必然。根據香港天文台於1961至2010年的統計,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出現的次數有很大的年際和十年際變化,其間有輕微但統計上不明顯的減少趨勢,表面看來「溫室效應」沒有直接催生更多超強颱風,但經過實驗分析,一些氣候專家估計區內未來的熱帶氣旋數量有可能減少,但威力和降雨量卻可能會加強,不能掉以輕心。無論如何,大家應該節約能源,合力紓緩「溫室效應」,保護地球。

◆作者簡介

劉雅章教授現為香港中文大學AXA安盛地理與資源管理學教授,曾任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總署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實驗室研究員及首席科學家,主理氣候診斷項目,同期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投身氣象學研究近40年。

■什麼是潛熱 (latent heat)?

潛熱是在固定溫度下,物質改變形態時轉移的能量。當物質由固態變液態或由液態變氣態時,需要給予能量物質(即物質吸收能量);相反,當物質由液態變固態或由氣態變液態時,物質就會釋放能量。

當海水被蒸發成氣體,在大氣層遇上冷空氣時會變回水點。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斷釋放「潛熱」,造成颱風的強大威力。

更多教育
《通通識》新內容
【明報專訊】通識講場﹕走訪學校,邀請學生就不同議題發表意見,並由教師建議教學重點 觀點與角度﹕就各項議題展現不同觀點,解讀評論者的背後... 詳情
試題拆解﹕教師為你評改答案
【明報專訊】資料A 西非幾內亞、利比里亞及塞拉利昂近日爆發伊波拉病毒,已造成超過1900多人死亡,尼日利亞及沙特阿拉伯亦有個案。病毒迄... 詳情
【明報專訊】˙新聞議題:政改方案X學生參與政治 ˙學習單元﹕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 ˙顧問教師﹕保良局姚連生中學 ...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t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