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民﹕「千禧發展目標」終結時
【明報專訊】這一年本土問題紛紛擾擾,政制改革、土地發展用途及各大經濟民生議題,都令香港人思考我城的核心價值和未來方向。青少年關心居住的城市絕對是好事,不過,有時太專注本土事物或會令人忘記借鏡其他國家的經驗,甚或看不見我們於改善全球人類福祉的角色。在新學年第一期《通通識》專欄,樂施會希望概括聯合國千禧發展目標的成果,帶出仍然籠罩人類發展的兩大陰霾﹕貧富懸殊和氣候變化。
2000年聯合國召開千禧高峰會,來自189個國家的領袖參與其中,為史上聚集最多政治領袖的場合。會議上各國領袖都堅定表態,希望消除赤貧、疾病和環境污染,並訂出8項千禧發展目標,包括﹕
1. 消滅極端貧窮及飢餓
2. 實現普及小學教育
3. 促進兩性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4. 降低兒童死亡率
5. 改善產婦保健
6. 對抗愛滋病毒、瘧疾及其他疾病
7. 確保環境的可持續能力
8. 全球合作促進發展
以上目標均須於2015年前達成,前7項希望大幅減少貧窮、疾病和環境污染,第8項希望藉全球合作,讓富國和貧國合力達成前7項目標,使世界上最貧窮的人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機會。
減貧速度歷來最快 7億人脫赤貧
千禧發展目標訂立至今的15年是人類歷史上滅貧速度最快的一段時間﹕2010年全球每天收入少於1.25美元的極端貧窮人口比1990年減少一半,7億人脫離赤貧;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產婦死亡率比20年前下降了41%;在盧旺達、馬拉維、尼日爾和埃塞俄比亞等發展中國家,至2012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大幅下降;至於打擊疾病方面,全球瘧疾死亡率下降了42%,進展令人滿意。
每8人中有1人未吃飽
當然,這些成果很大程度是因為昔日的貧窮國家如中國和印度,在這15年來發展迅速,不過千禧發展目標確實展現了各國的共同理想願景,令發展中國家掌握明確的發展要求,避免各國政府出爾反爾。大家慶賀千禧發展目標的成果之餘,亦要開始思考「後2015年」的目標是什麼,尤其是現今全球仍有12億人活於赤貧,近9億人面對飢餓問題,每8人中就有1人未能吃飽,發達國家卻已經開始削減對貧國的開發援助。
新目標:應對貧富懸殊及氣候變化
有見及此,各國應繼續完成千禧發展目標的未竟之功,並訂立兩項新目標,包括應對貧富懸殊和氣候變化。今天全球貧窮人口大幅減少,但各國的貧富差距卻有愈來愈大之勢。樂施會2014年初發表的《為少數人而工作》(Working for the Few)報告揭示,全世界最富有的1%人口掌握全球約一半的財富,世界首85名巨富所擁有的財富相當於較窮一半人口的資產總和。具影響力的領袖如美國總統奧巴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教宗方濟各;國際金融組織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世界經濟論壇的代表,均曾在不同場合表示全球貧富兩極化日趨嚴重,已到達危險的地步。這不單是公義問題,亦將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和發展。
此外,氣候變化絕對是2015年後的首要關注目標之一。極端氣候威脅人類文明,卻往往為發達國家所忽略。以香港人為例,熱天逛商場、開空調、喝冰涼飲品,我們既不長期在戶外工作,又不耕作,「氣候變化」這名詞屬於知識多過感受,一點也不貼身。不過,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再多的援助也不能彌補氣候變化對生計所造成的打擊。突如其來的旱災、熱浪、暴雨打亂了農民的撒種、耕種、收割時間表,農作物失收更見頻仍。若情G未能改善,2050年的飢餓人口將增加數以千萬人;喜瑪拉雅山冰川正急速融化,一旦氾濫,東南亞國家的大量房屋和田地將被}牷C最後,氣候變化引致水位上升,太平洋島國如斐濟群島、圖瓦盧、瓦努阿圖均時刻面臨陸沉危機!
以上難題看似巨大,希望同學不會因此感到沮喪。在此以美國人類學家Margaret Mead的名言與大家共勉﹕「永遠不要懷疑一小群有思想、有使命感的公民可以改變世界。事實上,改變世界的,永遠是這一小群人。」
你願意成為「這一小群人」嗎?
■相關概念
千禧發展目標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
千禧發展目標源於2000年聯合國於紐約總部召開的千禧高峰會議,與會的189個國家領袖訂立聯合國千禧宣言,勾勒出千禧發展目標的精神和內容,並為全球發展定下8個須於2015年達到的目標,當中包括消除貧窮、飢餓、疾病、文盲、環境污染及歧視等。聯合國此後每年均發表報告,監察達標進程。
文﹕樂施會
圖﹕樂施會、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