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雖然公屋中產戶數目增加,但公屋1人家庭的月入增幅,其實追不上5人或以上家庭的月入增幅,房委會調查顯示,對比2011年及2013年,公屋1人家庭月入增加13.05%,較平均增幅19.27%為低;即使是4人家庭,期內月入增幅為18.89%,亦低於平均增幅。 捍衛基層住屋權益聯盟發言人嚴碧芬表示,房委會公屋租金調整機制是按住戶月入平均數計算,但機制會剔除綜援戶、極低收入住戶,以及最高收入一群,不過由於不少公屋住戶為綜援戶,剔除後最終會令住戶月入增幅大幅拉高,認為不公平,提議房委會應採用租金與住戶入息比例中位數,作為租戶負擔能力指標。 1人2人4人家庭 月入增幅遜平均 因應公屋租金調整機制,房委會每兩年需蒐集2.4萬公屋戶入息數據,用以比對上一次調查期內增幅,按房委會調查,對比2011年及2013年,公屋1人家庭戶月入由4687元增至5299元,增幅13.05%;2人家庭由10,022元增至11,807元,增幅17.81%;4人家庭則增加18.89%至24,071元,全部低於房委會所指的19.27%平均增幅;只有3人家庭及5人或以上家庭超出平均增幅,分別增加19.92%及21.2%。 月入1萬四口家 轟機制未顧基層 居住於葵芳h、75歲的鍾孝平一家四口﹐現時住在約320多平方呎的單位,月租1500多元,目前他主要靠長者生活津貼及兒子的家用為生,但兩名兒子當中,一人失業,另一人月入只有1萬元,而且要照顧內地妻子,根本沒有太多家用給他;加上鍾伯的妻子患癌,需長期在家休養,每月亦需要一定醫藥費,導致他每月需極度節儉。他批評現行機制無照顧基層住戶的承擔能力,為減低壓力,他打算申請租援以減省租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