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報告未封殺公提
泛民:仍有爭取空間 建制:應盡早落閘
【明報專訊】隨着特首梁振英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請報告,政改首部曲正式啟動。早前數以十萬市民要求公民提名,政府昨公布的政改諮詢報告及特首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報告,當中沒直接否決公民提名,亦未對提名委員提名門檻等「落閘」,沒有指明要獲過半數提名才能成為候選人。梁振英解釋,兩份報告並非要選擇意見或就《基本法》演繹作判斷,強調不會低估政改難度。梁表示,「普遍意見」認為先集中精力處理2017年普選特首,因此2016年立法會維持70個議席、保留功能組別及分組點票。泛民議員對此不滿,質疑何年才會有立法會普選。
工黨李卓人說,兩份報告沒有就公民提名落閘,雖然報告不算正面,仍有爭取空間;建制派則歡迎報告,但要求政府盡早否決公民提名。公民黨湯家驊稱,雖然報告避開爭議話題,但暫時看不到溫和派有空間。
梁振英說,期望人大常委會8月下旬就政改作決定,政府預料於今年底拋出政改方案諮詢公眾。他說,社會對政改爭議極大,他不會低估難度。梁在記者會說,相當多市民透過遊行、民間投票活動,表達要求公民提名特首候選人的立場,他希望市民明白,政改須根據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會相關規定,並稱如方案符合國際標準、但不符基本法或人大常委會決定,「我們都是會跟回基本法……」。
在為時5個月的政改諮詢期中,政府收到12.47萬份意見,梁振英提交人大常委會的報告,總結出4點諮詢期內整體意見,包括(1)社會普遍殷切期望2017年落實普選特首、(2) 在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相關決定的基礎上理性討論、(3) 落實普選要對施政、經濟和民生有正面作用,以及(4) 特首須愛國愛港。
提委提名門檻未指明須過半
對於公民提名,報告提到雖已有法律專業團體和社會人士指出公民提名不符合基本法,但「有不少香港市民在諮詢期結束後仍然認為普選行政長官的提名程序應包括公民提名這元素在內」。不過,梁振英並未在報告中直接否決公民提名,報告指出,特首要由提委會提名,但沒有提及提名程序要「提委會過半數」或全票制等。
被問到為何沒對公民提名明確表態,梁振英說,兩份報告是要指出2017年特首產生辦法需修改,並總結諮詢期收到的意見,並非對基本法和人大決定的演繹作判斷。律政司長袁國強重申,任何令提委會提名權被繞過或削弱的方案,都難以符合基本法。
林鄭:倘政團不妥協 恐錯失普選機會
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呼籲,政制向前邁進較原地踏步好,籲社會務實、理性凝聚共識,社會若虛耗時間精力在法律、政治及實際操作上均難落實的建議上,若政團只堅持一己立場而不願妥協,恐怕將錯失2017年普選特首的機會。
明報記者 何曉勤 陳洛明 楊康琪 梁卓怡 周展鴻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