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墳場的樓梯是輪椅女祭亡父的障礙,一名坐輪椅的19歲「玻璃骨」(成骨不全症)女病人,因無法踏上墳場梯級,即使父親去世5年,亦無法親身拜祭,只能默默思念。今年獲選「優秀社工」的黃慧蘭,近20年來在醫院為病童及家屬分憂解困,去年為這名「玻璃骨」孝女借來「上樓梯機」,讓她「跨越」數百級樓梯到墳前拜祭亡父,親手送上心意卡。 向醫院借上樓梯機 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舉辦的「第23屆優秀社工選舉」昨舉行頒獎禮,4名社工獲選為「優秀社工」及「新秀社工」,其中伊利沙伯醫院兒科青少年醫療中心臨H社工黃慧蘭(Eve)是其中一名優秀社工。 在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碩士畢業的Eve,近20年來在伊院任職臨H社工,見過不少醫院堛滲f童因長期病患,未曾踏出醫院,或因行動不便,無法實現到郊外野餐、看聖誕燈飾、坐巴士的簡單願望,令她痛心不已。她前年決定為他們圓夢,「他們(病人)都是年輕人,他們都有夢想,想見識世界,搭巴士、看燈飾,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事,他們從來無想過可以實現」。 Eve前年與同事招募近200名青年、病人及醫護人員,透過資助協助多名病童圓夢。她指19歲「玻璃骨」病人琳琳,自小由父親獨力撫養,其父至去年已去世5年,安葬在墳場最高的地方,惟場內沒無障礙設施,需踏過數百級樓梯才可到達,故她無法拜祭。 去年4月,Eve向院方借來設有「輸送帶」的「上樓梯機」,將琳琳「運送」到其父墓前,琳琳在此送上「珠花」裝飾物及寫有「Hello Daddy,花是我送給你的」字句的心意紙。那一刻,同行的社工、醫護人員及親友不禁落淚,Eve說:「好感動……那是琳琳第一次在爸爸過身後見到爸爸……或許我們做的不多,但可令他們(病人)快樂。」 獲獎社工:望助住院童令義工反思 醫院的工作令Eve感受到生命隨時消失,讓她學會享受生命,平衡工作與生活。她希望訓練更多青年及成人義工,「我們不止是要為(病患)青年圓夢」,更冀義工透過病人經歷反思生活,為社會帶來正能量,明白「搭巴士都可以快樂,快樂原來很簡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