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顧近日全球各國經濟復蘇步伐,似有一個明顯起色,連帶一直受債務危機困擾的歐洲,經濟同樣有回暖[象,當中最能體驗此現象,就是一眾地區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全部均突破50的盛衰分界線,中國、歐元區、美國PMI分別達到51.4、51.6及57.3;當然,經濟回暖,同時間亦引伸一個頭痛問題,那就是退市,尤其美國11月經濟數據表現強勁,加速市場開始憂慮美國提早退市。 有關美國退市的議題,在此已討論多次,平心而論,美國退市是遲早的事,問題只是其力度及是否一刀切式進行。 必須明白退市原意義所在 我始終認為,即使美國要退,短時間內一定不會以大規模形式進行,除因候任聯儲局主席耶倫本身是量寬支持者外,最重要必須明白退市原本的意義所在。 美國當日搞量寬,目的就是要刺激經濟,但可惜資金並非即時流入實體經濟,而是先流入投資市場刺激商品、股市上升以締造財富效應,最終以轉接的途徑令經濟復蘇,當然,這亦是聯儲局喜見的結果;然而,印鈔的副作用,就是引發惡性通脹,所以,伯南克一直作退市準備,但可惜到現在美國通脹愈來愈低,耶倫亦已表明現時沒有資產泡沫,在經濟持續增長而沒有通脹的情G下,繼續維持適度的QE是可以的,因此,美國亦沒有迫切需要退市。 現在市場對美國退市的恐慌,明顯是用來炒作市場的藉口而已;事實上,不時將退市掛到口邊的伯南克,說了這麼多次亦未有退市,可見美國仍是可以容許及喜見目前的情G。 即使美國真的要退市,只要幅度不大,未必是壞事,因為近年中國偏緊的貨幣政策,很大程度是因為美國放水,令大量資金流入中國炒作,中國為避免出現惡性通脹,自己亦得忍手維穩。 三中全會後,中國明顯進入另一次變革,雖然中共管理層表示繼續以「不鬆不緊」的方向去令經濟平穩發展,但如少了美國一邊放水,我相信中國的經濟改革少了一層避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