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對中國當代歷史進程的影響毋庸置疑,他在歐洲也曾風靡一時,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主管霍克斯(Michel Hockx)指出,英國在1970年代有約20個毛澤東主義組織,他們均主張推翻資本主義與消滅階級,當中一部分人激進好戰,另一些人則過起人民公社式生活,集體分配工作、分享物資及作政治決定。 倫敦大學教授圖里什(Dennis Tourish)指出,激進行動主義在1960至70年代不乏養分,不論是越戰、西班牙佛朗哥獨裁政權倒台、1968年巴黎學運,以至美國總統甘迺迪及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遭刺殺,都助長激進思潮。 國際知名左翼活動家阿里(Tariq Ali)在《衛報》撰文稱,英國社會當年出現對毛澤東的崇拜,並不意味許多人認真拜讀了其《矛盾論》等引人思考的文章,更多的是以毛的名義發出改變社會的訴求。阿里指出,與歐洲大陸相比,毛主義思潮在英國已相對薄弱,多是在來自亞洲、非洲與拉美地區的留學生之間散播。相比之下,德國毛派高峰期有逾萬成員,法國一些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亦曾是毛主義信徒。 挪威《階級鬥爭報》仍在發行 北歐在1970年代更是毛主義氾濫之地,挪威以「階級鬥爭」為名的日報《Klassekampen》如今仍發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