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於2013年7月發表測試報告,指出高溫炒菜會釋出可致癌的「丙烯q胺」(Acrylamide),丙烯q胺是工業化學物。2002年瑞典食物管理局(Swedish Food Authority)是全球第一個組織證實食物含丙烯q胺。
丙烯q胺主要是含豐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經高溫處理或烹煮而產生的。加拿大衛生部(Health Canada)率先發現,食物內大部份丙烯q胺是因天門冬q胺(asparagine,是構成蛋白質其中的一種氨基酸)與還原糖(reducing sugars例如葡萄糖)發生化學作用而產生的,不過,這只會在高溫(超過攝氏120度)下烹調才會發生的,加拿大衛生部在2003年向國際科學界及食物工業界宣佈這項發現,並將報告刊登在「農業及食物化學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含天門冬q胺的食物包括:(一)植物性食物:蘆筍、馬鈴薯(俗稱薯仔)、豆類、黃豆、硬殼果、全穀類、種子等;(二)動物性食物:奶類、牛肉、雞肉、魚肉、海產品等。
加拿大衛生部並證明食物在烹調前並不含丙烯q胺,也不是食物在預備的過程中不慎受污染,此外,丙烯q胺也用來製造塑膠及其他物料,雖然有些食物的包裝含丙烯q胺,但並不會因此而將食物所含的丙烯q胺增加至危害健康的水平。在動物的研究中,丙烯q胺能令牠們患癌,增加甲狀腺、腎上腺、腦、肺及皮膚等多個器官出現良性及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但直接令人類患癌的證據仍然不足,因此丙烯q胺被評為「可能令人類患癌」的化學物,世界衛生組織的食物添加劑專家委員會及加拿大衛生部現時還未能定出會危害人類健康的確實水平。
加拿大衛生部的研究發現,經高溫處理過的食物,例如薯片、炸薯條、曲奇、麥片、麵包、咖啡等都含不同份量的丙烯q胺,被加拿大衛生部測試過的食物中,薯片和炸薯條的丙烯q胺含量最高,煮熟的薯仔並不含丙烯q胺,因為將薯仔煮熟用的溫度並不足以產生丙烯q胺。
至於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研究,發現在14個食物組別中,「零食食品」這個食物組別的丙烯q胺含量最高(平均含量為每公斤680微克),其次是「蔬菜及蔬菜製品」(平均含量為每公斤53微克)和「豆類、堅果和種子及其製品」(平均含量為每公斤40微克),大部分「魚類和海產及其製品」的樣本(95%),以及所有「蛋及蛋類製品」和「酒精飲品」的樣本,均檢測不到丙烯q胺。在各種食物中,薯片的丙烯q胺含量最高(平均含量為每公斤680微克),其次是炸薯(平均含量為每公斤390微克)和翠玉瓜(平均含量為每公斤360微克)。蔬菜及蔬菜製品是市民從膳食攝入丙烯q胺的主要來源(佔總攝入量的52.4%),特別是炒菜(佔44.9%),其次是穀物及穀物製品和混合食品,此外,炸薯製品(例如炸薯和薯片)、餅乾及穀類早餐的丙烯q胺含量高,因此亦是香港市民攝入丙烯q胺的主要來源。
炒菜的丙烯q胺含量較高,不同的炒菜所含的丙烯q胺亦各有不同,炒翠玉瓜的丙烯q胺含量最高,部分炒菜的丙烯q胺含量較低,例如莧菜、西洋菜、菠菜和唐生菜,兩款菜心、蕹菜的葉菜產生的丙烯q胺均少於翠玉瓜和洋b,炒菜時溫度越高及時間越長,產生的丙烯q胺會越多,不過,炒菜時加入食油與否對炒菜產生丙烯q胺並沒有明顯的關聯,相反,生吃或水煮的蔬菜並未檢測到丙烯q胺。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建議,市民應保持均衡及多元化的飲食,每天應進食最少三份蔬菜,不應進食過量薯片或炸薯等煎炸食物。為減低丙烯q胺的形成,市民不應將食物烹煮的時間過長或溫度過高,為了減低從蔬菜攝入丙烯q胺的分量,市民可考慮在炒菜前先灼菜,或以水煮或蒸的方法來烹煮蔬菜,再者,部分蔬菜可在清洗後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