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tinnitus) 是患者的一側或兩側耳朵聽到噪音,如響鈴聲、嗡嗡聲、轟鳴聲、撞擊聲、呼嘯聲、滴搭聲、嘶嘶聲等,耳鳴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影響約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的人,尤其較常見於長者。
任何人都會感受耳鳴的症狀,以下的因素會增加患上耳鳴的風險——
( 一) 暴露於高聲量:高聲量( 例如來自重型器械、電動鏈鋸和槍械等) 是導致噪音性失聰的常見病因,便攜式音樂播放器( 例如例如MP3 播放器等) 也可在長時間及高聲量收聽後引起噪音性失聰,在嘈雜的環境下工作的人( 例如工廠和建築工人、演奏音樂的人、士兵等) 也屬高危群組。
( 二) 年齡:隨着年齡的增長,聽覺細胞和神經的退化會引起聽覺障礙、通常也會伴有耳鳴。
( 三) 性別:通常男士比女士較多感覺到耳鳴的症狀。
( 四) 抽煙和喝酒:抽煙和喝酒都會增加患上耳鳴的風險。
( 五) 健康毛病:有些疾病會增加患上耳鳴的風險,包括肥胖、心臟和血管疾病、高血壓、關節炎、頭部受傷等。
耳鳴對每個人的影響會是不同的,耳鳴會嚴重影響有些人的生活質素,他們會同時感受到疲倦、壓力、睡眠問題、難於集中精神、記憶力衰退、抑鬱、焦慮、容易發怒、頭痛、工作和家庭生活出現問題等。
確診耳鳴,醫生會向患者詳細查詢症狀和作仔細的臨床檢查,尤其是耳朵和頭頸部,然後根據實際的情況而做其他的檢查,包括:( 一) 聽覺測試;( 二) 驗血( 查看有沒有貧血、甲狀腺功能障礙、維他命缺乏症、心臟和血管疾病等);( 三) 電腦素描和磁力共振素描等。
治療耳鳴取決於是否因其他潛在的健康狀況引起,若有,醫治潛在的健康狀況能減輕耳鳴的症狀,包括:( 一) 清除耳垢;( 二)醫治心臟和血管疾病;( 三) 配戴助聽器;( 四) 停止服用會引起症狀的藥物等。
很多時耳鳴是不能根治,但有方法令症狀變得不易察覺,包括使用抑制噪音的電子設備,例如——
( 一) 白噪聲播放器(White noise machine):播放仿似靜態或環境的聲音,例如小溪流水,風吹打樹葉、下雨、海浪等的聲音,都能有效治療耳鳴;在睡房內使用風扇、加濕機、抽濕機、空氣調節器等能產生白噪聲、令患者較不易察覺耳鳴。
( 二) 耳鳴罩(tinnitus masker):相似戴上助聽器,耳鳴罩產生持續、低聲量的白噪聲,能掩蓋耳鳴的症狀。
藥物不能根治耳鳴,但可以減低症狀或併發症的嚴重程度,藥物也能醫治其他潛在的健康狀況、或伴隨耳鳴的焦慮和抑鬱等。行為治療(Behavioral treatment) 令患者改變對耳鳴症狀的感覺和感受,減少症狀對患者的困擾,輔導的方法包括——
( 一) 耳鳴減敏療法(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簡稱TRT):由受過專業訓練的治療師輔導,讓患者減低對症狀的察覺和較少受症狀困擾的程度。
( 二) 認知行為治療法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簡稱CBT) 是一種針對改變思想與行為的心理治療,也會對其他與耳鳴有關連的毛病( 例如焦慮、抑鬱等) 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