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危害健康是眾所周知的,吸煙影響人體每一個器官和系統而導致範圍廣泛的疾病,引起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包括冠心病、中風、外周動脈疾病、陽萎等)、癌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簡稱COPD) 等的風險與每日吸煙的數量及吸煙的時日長短有密切的關係,持續不吸煙能減低這些風險。
雖然國民的吸煙率在多個國家逐漸下降,但吸煙仍然對全球的公共衛生構成嚴重的威脅,尤其是在中亞、東南亞和東歐多個國家,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到2050 年全球會有十億五千萬名煙民。
除了吸煙這個地區性的大流行外,另一個具災難性的全球大流行正在曼延:糖尿病。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簡稱IDF) 的資料,自從1980 年,在這四十年間全球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的數目增加了四倍,達到四億,估計到2040 年將達六億五千萬。
糖尿病患病率的急劇增加會為公共衛生帶來艱鉅的挑戰,長期高血糖會為血管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害,因而導致大血管病變( 引起冠心病、中風、外周動脈疾病、陽萎等) 和微血管病變( 引起視網膜病變、腎病、神經性病變等),所以公共衛生的政策和方案必須處理糖尿病主要可改變的風險因素,預防糖尿病的發病和延遲併發症的出現。
吸煙是糖尿病最重要可改變的風險因素,接觸香煙的煙霧會導致血管損傷、血管內皮(vascular endothelium) 功能障礙及激活血液凝固機制,直接導致血管硬化和狹窄、甚至閉塞。
所以在吸煙的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和香煙煙霧的合拼有害效果增加血管的損傷,醫學界認為吸煙大大增加糖尿病人患上微血管和大血管併發症的風險、而戒煙能大大將風險減低,為了公眾的衛生健康,減少接觸香煙煙霧是絕對必要,對糖尿病患者這更是必須和急切的。
吸煙除了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的併發症風險外,也會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風險。
根據美國公共衛生服務軍官團(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 Commissioned Corps) 的資料,有多個因素令吸煙能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風險,香煙內的化學物質會傷害人體的細胞、妨礙它們的正常運作,這會在全身引起炎症(inflammation),其中一個效果是減低胰島素的效力。
此外,當這些化學物質接觸體內的氧分子會產生氧化應激(oxidative stress),這個過程也會導致細胞損傷,氧化應激和炎症都會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風險。
與不吸煙的人比較,吸煙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風險高百分之三十至四十,吸煙也令治療糖尿病和調節胰島素水平更困難,因為香煙的高尼古丁水平會減低胰島素的功效,令患者需要更多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水平。
在患上如糖尿病這般嚴重的疾病前戒煙能保障個人的健康,就算已患上糖尿病,戒煙永不嫌遲。
戒煙能令患者更容易控制血糖,戒煙是困難、但是可以成功的,在任何年紀戒煙都有好處,越早戒煙效果就越好。有研究顯示,在戒煙的六星期後胰島素能更有效將血糖減低。
雖然有個別人士在戒煙的初期有血糖較難控制的情況,這是與戒煙後體重增加有關,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戒煙期間要接受適當的輔導和指示,限制體重的增加。
雖然明知長期高血糖和經常接觸香煙的合拼有害效果大大增加併發症的風險,糖尿病患者的吸煙率與普羅大眾相同。
在美國,烟草消費已大幅減少,但這個正面和積極的趨勢並沒有出現在糖尿病患者的族群中。
所以,應對糖尿病患者吸煙的問題需要更大的努力和資源,採用更具針對性和有效的反吸煙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