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教養孩子的這些年中,偶然認識了「內在小孩」的概念,更漸漸發現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可能才是讓兒女快樂成長的關鍵。最近讀澳洲心理治療師顧樂本(Robin Grille) 所寫的Inner Child Journeys(意即「內在小孩之旅」),書中很有系統地介紹如何透過探索「內在小孩」而成長為更好的父母,也有很多深深打動我的內容。我真心覺得,每個人、每個家庭都能受惠於認識「內在小孩」,容許我在此剪裁書中一兩節和作個人的補充。
父母都總會經歷過這種「又來了!」的時刻,那個瞬間失去內心平和、「快要被逼瘋」的一刻。也許是就功課問題跟孩子爭持不休,也許是聽着兩子吵嘴而無名火起,也許是面對兩歲小鬼扭計而情緒崩潰……
反應過大或過淡 先安撫內心
當我們發現這些糾纏不斷的模式重複又重複地困擾自己,那其實是一個信號,告訴我們是時候探索自己內在,而不是再去外求對策——我們需要停一停、想一想,究竟是「自己的哪個部分」被觸動了,以致我會出現那麼強烈的情緒反應?會否是「自己內心的什麼」需要先得到安撫?
但除了留意自己的情緒反應是否過大(不合比例地超過實際需要),原來也要留意自己會否「反應過淡」(underresponding),例如:
.在孩子需要保護時袖手
.對孩子的痛苦不為所動
.對孩子的渴望表現冷淡
.在應該說「不」和設定界線的時候過分寬容
.太少要求孩子合作
這一段令我當頭棒喝。我回想起大仔初生時在生死搏鬥後存活下來,我在深切治療房見到他後卻毫不心痛甚至發笑,還有他出院回家後長哭時我一度撒手不管。究竟我有什麼被冷藏了,我有什麼感覺被否定了,以致我會有如此冷漠的反應?
長大的自己 擁抱幼小的自己
書中有探索內在小孩的詳細指引,同時它也有一個簡單版的精要。即使只有一兩分鐘,只要能待在獨處的安靜中,就可以嘗試這麼內省——「當我大約是孩子這個年紀,而又做出類似他的行為時,我是怎麼樣的呢?那時候我需要的是什麼?」
我之前內在探索過很多次,大致知道自己襁褓時的狀態。上述那個問題帶領我再次看到自己初生後所經驗的冷漠;我不懂安撫孩子,因為同齡的我也沒經歷過。我想像長大了的自己,重新擁抱、陪伴、安撫那個幼小的自己。我知道,如果我在大仔出生時已懂得安撫內在小孩,療癒自己,我會更有力量,懂得更有滋養地表達對他的愛。同時,學習永不嫌遲,我相信今後的「內在小孩之旅」,永遠都會能帶給我更美好的關係。
更美好的關係,可以不限於親子。最近有一次我為支持家人而熱心提問,卻被對方誤會為意圖問責。我在委屈的同時,也看到自己對被他人誤會,原來有很強烈的羞恥感,源頭在我童年的一刻,出路不在於自憐自艾或與對方糾纏,而是療癒那個曾被恥辱傷害的內在小孩。顧樂本的書還有更多應用於親子教養的案例,篇幅所限,容我之後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