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示十年骨折風險 骨質評估 新工具

[2012-09-19]

醫學界過去以骨質密度來評估骨折風險,但半數病人未達疏鬆程度已經骨折。近年,世界衞生組織與專家合作,收集包括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病人的健康數據,成功研發嶄新的骨折評估工具,預估未來十年骨折風險,讓高危人士可及早防治。

撰文:郭慧嫻
攝影:葉漢華
部分圖片: Getty images

骨骼的「質」和「量」,同時影響骨折風險,這解釋了為何近半骨折患者,即使骨質密度僅只偏低未達疏鬆程度,已有骨折問題。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名譽臨牀教授、瑪麗醫院骨質疏鬆中心前主任龔慧慈表示,過去二十年,醫學界預防骨折的焦點,只着眼於骨密度,但臨牀上卻逐漸發現半數骨折病人的骨密度,並不一定偏低。

她續稱,香港骨折病人情況與外國相似,約五成骨折患者的骨密度達疏鬆程度,換言之,其餘半數的骨折病人的骨密度只是偏低。

骨骼的質變與量變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醫生蔡德基指出,現時很常見的骨質密度檢查,包括較為簡單、掃描腳踝或前臂骨的超聲波檢查,以及較為精密、掃描脊椎骨及股骨密度的國際認可標準檢查──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儀(DEXA),兩類檢查都能量度骨骼的「量」,檢測結果T值(T-score)愈低,代表骨質密度愈低。但是,「質」的評估取決於骨骼結構,而上述的骨骼密度檢查,未能有效呈現具體的骨骼結構。

龔慧慈指出,要檢視細微的骨骼結構,過往醫生只能透過骨骼樣本的切片化驗進行。而在臨牀研究中,研究員會透過應用物理學方程式及微電腦掃描,例如顯微電腦斷層掃描(micro-CT)等微細精準儀器,得出骨骼支架密度、支架容量及骨質接連位置等骨骼結構資料。但臨牀應用上,有效且具成本效益的骨骼結構檢測方法,尚是欠奉。

骨質疏鬆及骨折問題是全球關注的公共健康議題。香港大學從1995年起追蹤約二千名停經後婦女、及五十歲以上男性的骨折患者數據,藉以了解病況進展。

評估工具F R A X ®適用香港

世界衞生組織(WHO)近年與英國一所大學合作,收集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骨折病人的臨牀追蹤數據(年齡、骨折病史、吸煙及飲酒習慣、服用類固醇藥物情況等),經綜合分析和數學推論後,研發出準確度高、而且可預測未來十年骨折風險的評估工具──FRAX®。相比只考慮骨質密度數據,加入臨牀因素的FRAX能更全面地評估骨折風險。

FRAX是一項公開的評估工具,由於年輕人的骨折風險低,世衞的研究中,僅收集了較高風險患者的臨牀因素數據以作參考,亦因收集數據所限,FRAX只適用於四十至九十歲人士。接受評估時,參加者需填上下列資料:
.年齡或出生日期、性別

.體重(公斤)、身高(公分)

.過去有否骨折

.父母有否髖骨骨折

.有否吸煙

.有否服用類固醇

.有否類風濕性關節炎

.股骨頸骨密度(BMD)

.有否續發性骨質疏鬆症(即患有與骨質疏鬆症強烈相關疾病,包括一型糖尿病、無治療下長期甲狀腺機能亢進、性腺功能低下症或四十五歲前的早發性停經、吸收不良及慢性肝臟疾病等)

.每日是否飲用酒精三單位或以上(每單位酒精含量約介乎八至十克,相當於一杯標準杯、約285毫升的啤酒)
綜合以上資料後,電腦可運算出兩項機率數據:十年內髖骨骨折機率,以及十年內主要骨骼(脊椎、前臂、髖骨或肩部)疏鬆性骨折的可能性。蔡德基指出,髖骨骨折後果嚴重,三分之一的病人於骨折後無法自由活動,另有三分之一病人需臥牀及無法自理生活,而且患者死亡率高。所以,FRAX除了評估整體骨風險,亦特別獨立估算髖骨骨折的風險。

龔慧慈提醒,由於部分地區或國家未必有足夠資源,普及利用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儀來檢查股骨頸骨密度,因此FRAX毋須硬性規定填上股骨頸骨密度的數值,單以臨牀風險因素也可評估出未來十年的骨折風險。但由此得出的機率準確度,當然不及加入此數值後的評估結果。

藥物煙酒致骨質流失

臨牀因素何以影響骨骼質量?蔡德基說,隨年齡漸長,骨骼質量會逐漸變差,較易出現骨折;女性雌激素不足、服用類固醇藥物、吸煙和攝取酒精,都會增加骨骼中破骨細胞的活躍度,加快骨質流失。

龔慧慈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其他內科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也有機會破壞骨骼結構,但目前醫學界暫未證實兩者之間的機理關係。她又提醒,體重過輕會影響雌激素分泌,令骨骼質量下降。她曾有一名體重僅約八十磅的女病人,雖只有十七歲,但已因非嚴重創傷而出現骨折及骨裂,需要接受治療。

骨密度偏低者幫助最大

骨質疏鬆病人需要接受治療,但骨密度偏低卻不一定需要接受藥物治療。蔡德基解釋,骨質檢查的T值數據,是將受試者的骨質密度,與處於骨質密度高峰期的年輕女性數據作比較後所得,用以反映其骨質流失情況。結果一般可分為骨質疏鬆、骨質密度正常及骨質密度偏低三類。

他說,按上述標準,骨質密度偏低人數甚多。在未研發出FRAX之前, 醫生難以決定哪些骨密度偏低者屬高危一羣,需要及早治療。設立FRAX後,確診骨密度偏低人士受惠最大,因為醫生能參考FRAX運算的機率,有效評估患者的風險,決定是否給予藥物治療預防骨折。

--------------------------------------------------

七大因素
增男士疏鬆性骨折風險

女性骨質疏鬆問題一向為人關注,年長男士的骨骼健康卻備受忽視。香港大學一項1995至2009年間進行的男士骨折問題研究,發現本地男性一年內曾經跌倒、每日戶外活動少於一小時、體重指標低於二十等,都會增加骨折風險。
是項研究中, 只有1,810名年齡介乎五十至九十九歲的男士參與。63.4%受訪者為六十五歲或以上、7.2%患骨質疏鬆、44.1%屬骨質密度偏低、31.8%曾發生骨折。研究紀錄了受訪者的骨骼健康、生活習慣及整體健康狀況,其後每年跟進,平均持續三年半。研究期間,有三十七人出現新骨折,包括七宗脊椎骨折及七宗髖骨骨折。

研究發現有七大臨牀風險因素,會增加男士十年內的骨質疏鬆性骨折機率,依次序為:

. 一年內曾經跌倒

. 曾出現脆骨性骨折(fragility fracture)

. 每日戶外活動少於一小時

. 向前彎腰有困難

. 體重指標低於二十

. 年齡六十五歲或以上

. 使用輔助器步行

研究亦發現,若股骨出現骨質疏鬆,男士十年內出現骨質疏鬆性骨折風險會高出13.8倍。

--------------------------------------------------

骨質疏鬆分類

據世界衞生組織標準,按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儀得出的T值,骨質疏鬆程度可分類如下:


骨質疏鬆症患者常見骨折部位:

. 脊椎的骨間小樑折斷,椎體塌陷

. 髖關節股骨頸

. 前臂橈骨

FRAX®世衞評估工具

FRAX®(http://www.shef.ac.uk/FRAX/)是世衞研發的一套風險計算工具,因應不同國家的具體情況而設,例如亞洲區可分為中國、香港、日本、印尼、韓國和新加坡等。另外,由於計算工具由年齡等限定範圍內的資料建構而成,因此工具適用於四十至九十歲人士,若輸入年齡為四十歲以下,一概以四十歲為指標計算其骨折機率,並須按臨牀判斷解讀風險。

--------------------------------------------------

多元化飲食攝取足夠鈣質

要有健康骨骼,飲食需注意多元化,從而吸收各類維他命及礦物質。人體鈣質每日會不停流失,每天應不斷從飲食中補充鈣質,如多吃奶類、豆類、深綠色蔬菜等含豐富鈣質食物。一般成年人每天需約1,000毫克鈣質。不過,過量鹽分會增加體內水分流失,令鈣質從小便流失機會增加,因此鹹魚、味精、鹵水食品等鹽分較高食物不宜多吃。

含鈣質食物包括:

極高鈣量食物(約300毫克):一磚豆腐、四両生芥蘭、一杯全脂/低脂/脫脂鮮奶、四湯匙全脂/低脂/脫脂鮮奶粉

高鈣量食物(約200毫克):一碗芝麻糊、一片芝士、一條罐裝沙甸魚/豆豉鯪魚

中鈣量食物(約100毫克):一碗熟西蘭花、兩個橙、一個甜筒軟雪糕

資料提供: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