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將真的能防治失智症嗎?

[2019-12-03]

經常有人提問,打麻將真的能防治失智症嗎?讓我們先看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世衛WHO) 於2019 年發出的指引在這方面的建議。

該指引解釋,失智症(Dementia) 病發前通常會出現一段時間認知能力下降(cognitive decline),不過,並不是每一位擁有或接觸到失智症風險因素的人都會發展成為認知障礙,有學者提出「認知存量」(cognitive reserve) 這一概念,指出腦部有應對或補償神經病變或損壞的能力,從而有能力減低患上失智症和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和延遲發病的時間,有研究顯示增加認知活動能刺激或增加認知存量而對急速認知能力下降有緩衝效果、和明顯減少患上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和失智力症的風險。

增加認知活動可經由「認知刺激療法」(cognitive stimulation therapy) 或「認知訓練」(cognitive training) 達致,認知刺激療法是參與一系列旨在改善認知和社交功能的活動,而認知訓練是參與在指導下實踐為增強特定認知功能的標準化訓練,美國國立老年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確定認知訓練能夠預防或延遲因年長而導致認知能力下降、輕度認知障礙和失智症的發病。

世界衛生組織在這份指引提出了認知能力訓練:可為認知能力正常和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較年長成年人提供認知能力訓練,以減低認知能力下降和失智症的風險。

回說打麻將,確能增強腦部的運作,可達到預防失智症的目的,況且,打麻將也可加強社交活動,與舊朋友相聚、認識新朋友和適應新環境,與朋友談天說地有助交際,減少孤獨感,這都能預防或延遲認知能力下降和失智症的病發。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打麻將的時間不應太長,因為久坐會影響健康,此外,打麻將要保持平常心,不要情緒波動太大,以免因血壓突然升高和脈搏突然加快而導致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等。打麻將時,也應抱着遊戲的心態,以陶冶情操、而不是以賭博為目的。

其實,多種不同的活動都能幫助大腦活化,預防認知能力下降,台灣失智症協會同意,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因此如何預防失智症就成為大眾關心的議題。在預防失智症也建議「多動腦」,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都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其相對風險下降近五成。

民眾應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以增強腦細胞間有效的神經鍵結,並儲備大腦認知功能【儲存腦本】。包括:

( 一) 保持好奇心、接觸新事物、參加課程、學習新知;

( 二) 閱讀書報雜誌、寫作、猜謎、打橋牌、打麻將;

( 三) 繪畫、園藝、烹飪、縫紉、編織;

( 四) 規劃旅遊、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

此外,台灣失智症協會也提出建議:「多社會互動」,因為研究顯示,多參與社交活動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其相對風險下降四成;孤單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兩倍以上,孤單的生活方式令其認知功能退步速度比較快。

因此,該協會建議,努力保持社會參與、和人群接觸,如參加同學會、公益社團、社區活動、宗教活動、當志工、打牌等,都有助於增加大腦的血液灌流量,降低失智症發病之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