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陌生人交往過程中,所得到的有關雙方的最初印象稱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很重要,它通常都頗為準確,而且牢固地影響著雙方以後的交往。但這種說法有無心理學或科學上的根據?
與陌生人交往過程中,所得到的有關雙方的最初印象稱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很重要,它通常都頗為準確,而且牢固地影響著雙方以後的交往。但這種說法有無心理學或科學上的根據?
美國《今日心理學》網站和《科學》雜誌最近公開的一些心理學研究結果,為這個說法給出一些有趣的依據。
美國研究人員做了這樣一項實驗,把應聘者給自己拍攝的20-32秒長的自我介紹視頻,播放給另一組人看。然後請這組人對應聘者的各方面印象打分,比如沉穩與否、是否有好感等。實驗結果顯示,看視頻的這一組人雖然不是專業的面試專家,給出的評價卻與那些「面試老手」們經過20分鐘以上面試、交談後得出的結論幾乎一致。
另一個研究還表明,「一見鍾情」不僅適用于人與人之間,人們對某個地方、某件物品的第一印象,也同樣能瞬間決定喜好。比如研究人員曾讓150名參試者各自觀看20張關於某地區的照片,然後請他們對該地的鄰里關係以及當地人抵禦犯罪的能力進行評價。結果顯示,參試者得出的印象,同當地居民的實際能力幾乎一致。
這說明「第一印象」不僅直觀,的確還有一定的準確度。
我們對新認識的人作出「第一印象」的結論,其實只需要3秒鐘時間。塔夫斯大學心理學教授阿巴德稱,早在遠古時候,人們已養成習慣,必須在瞬間判斷出眼前的人是敵是友,這一點性命交關,所以人類逐步進化出迅速形成第一印象的能力。
研究人員也指出,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因此想與對方繼續交往,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男女雙方見面,如果「直觀分析」的結果,會彼此產生好感,就容易產生「一見鍾情」。在男女雙方的交往中,如果女方對男方說:「我對你還不夠瞭解。」那可能其後交往時間再延長,女方也未必會「瞭解」男方,因為她已對他留下不太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通常會直接影響到男女雙方之後的交往,這一點不容置疑。
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表情研究專家艾克曼教授指出,要給對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要笑臉迎人。他說,「笑臉能傳達歡迎、友善等潛臺詞。對方看到你的笑臉,通常會不由自主地還以笑臉,此時雙方的關係就容易拉近了。”
也可以說,男女在初次約會時,要想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就要在3秒內展現笑臉。
--------------------------------------------------
做事拖拉有礙健康
消除干擾改善習慣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這樣一群人,也許是你的同事、朋友,也許就是你自己,有過這樣的經歷:工作拖到最後一刻才完成;和朋友聚會時總是遲遲不到;牙齒有個齲洞總是不願意去補 ... 這樣的人有個共同的名字拖延症。
拖拉成習慣 影響健康
別以為拖拉是小事。對拖延症患者來說,不僅會因拖拉耽誤工作或學業,還會影響情緒,破壞團隊協作和人際關係。更重要的是,它甚至會拖垮身體。德國研究表明,慢性長期的拖延行為,暗示著潛在的心理及生理紊亂。一拖再拖,讓他們錯過了體檢、錯過了一些疾病早期治療的時機。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拖延的人自律性不強:這些人通常習慣晚睡,喝酒時也往往超過自己預期的酒量。同樣,他們即便決定要戒煙、運動、減肥等,也很難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追求完美
容易拖拉
國內的一些心理學家認為,「拖延症」並不曾在精神醫學的診斷標準中出現,而愛拖延其實絕大部分也沒有達到「心理問題」的程度,「拖延症」不過是一個帶著自嘲意味的幽默標籤。湖南省衡陽市心理諮詢師沈慧穎認為,人們的拖延往往來自以下幾個原因:
壓力過大無法紓解
工作越多、壓力越大,越容易拖拉。現代社會,人們的安全感普遍比較低,導致「有事做的人害怕沒事做」,攬下很多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因為抵觸所以拖延
有些人會因為對某件工作不感興趣而拖拉;有些人可能因為不喜歡某個領導,就對他所佈置的任務消極怠工,作為反抗的一種形式。
追求完美望而生畏
有的人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一直都在想著各種各樣的計畫,結果一直都沒有行動。
有強迫傾向
這些人總是會不自覺地尋找自己願望的對立面。結果就是:越想往前,就越往後。有些人天天下決心要早睡,卻熬到三更半夜。
分清主次
擺脫「拖拉」怪圈
如何克服這個毛病,沈慧穎建議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主次有序 對工作進行有效的分類,把它們分成急切並重要、重要但不急切、急切但不重要、不急切也不重要四類,把需要做的事情寫在本上列出來,達到最好的提醒效果。
有效切割
把大任務或完成時間比較長的任務切割成一個個小任務,按時間進程確定一系列的具體目標,然後再逐個攻破,並在每個小任務完成後,都對自己的執行力在內心獎勵一次。
消除干擾
將這一切可能影響工作效率的東西統統遮罩掉,全心全意地去做事情。
互相監督
有拖拉習慣的同事或朋友相互間也可以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相約相互鼓勵和督促,這樣比單打獨鬥容易得多,會有效降低拖延的概率。
--------------------------------------------------
想像力
可拋掉不愉快
無論遇到什麼事兒都要往好處想,這句聽起來好像是安慰人的客套話,其中卻有著一定的心理學道理。
有研究機構對一名具有超強想像力的人進行了多年的研究。結果發現,只要這個人說他想像出什麼事物,就可以觀察到他的肌體發生了奇異的變化。比如他說「看見右手放在了爐邊,左手在握冰」,這時就可以觀察到他的右手溫度升高了2攝氏度,而左手溫度降低了1.5攝氏度。當他說「看見自己跟電車奔跑」時,就可觀察到他的心跳加快,在「看見自己安靜地躺在床上」時,心跳就減慢了。
由此可見,想像對人的身心反應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這種作用的積極方面可以説明我們保持心理健康。
--------------------------------------------------
日吹牛三次
可降低焦慮
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項調查發現,超過八成的人每天至少講一次大話,超過四成的人每天吹牛超過三次。對多數人來說,說大話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一方面,這是為了顯示自我、增加自信、彌補心理落差。比如通過誇大自己的能力、身份等,獲得他人尊重。另一方面,適當的「吹牛」能降低恐懼和焦慮,比如美國的麥克亞瑟將軍就用「希特勒永遠造不出來能將麥克亞瑟炸掉的炸彈」等大話穩定軍心。
但是,還有一部分人似乎永遠在說大話,他們不知疲倦,滿嘴跑火車,什麼事情都能吹得天花亂墜,甚至覺得自己神通廣大,具有某種特殊能力。這樣 「吹牛上癮」的人,則要警惕是否有心理疾病作怪。比如躁狂症或精神分裂症早期,大腦的神經傳遞失衡,會導致精神亢奮、自我評價過高。
無論何種原因,過分說大話都會影響心理健康及人際關係。因此,愛吹牛的人要學會審視自己、認清自我能力,不要總是承諾,而要從擅長的小事做起, 給他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家人和朋友也要及時提醒和告誡他們,將他們「拉」回現實。如果吹噓得很離譜、完全不符邏輯,則要及時帶他們去精神科或心 理門診檢查,必要時進行治療。
--------------------------------------------------
寫日記
增加自信心
有了電腦,我們似乎就很少寫字、記日記;有了微博,我們連博客這個「電子日記」都開始慢慢淡忘了。可最近,心理學家卻提醒我們,寫日記能讓你更加自信。
據美國「心理中心網」報導,發表在《心理服務》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寫日記能增強人的自尊心、讓人變得更自信,甚至有利於減輕社交生活中的焦慮感。
以色列海法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日記或類似的寫作,是一種非常好的情緒表達和釋放手段。此時,人們可以進入一種完全放鬆、自然的狀態,更加真實地體驗自己的內心情感,從而正確認識和評估自己,進行肯定和鼓勵,增加自信心。此外,通過這種記錄,可以對情緒和生活進行梳理,從而緩解緊張、焦慮情緒。
研究者進一步提醒,無論是傳統的書面日記,還是博客等電子日記,都能起到同樣效果。
--------------------------------------------------
妻子指手畫腳
影響丈夫進取心
不少人認為,配偶在成功者背後扮演著重要角色。但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如果不注意方式,支援愛侶可能適得其反。
美國杜克大學心理學教授格蘭妮·M·菲茨西蒙斯和西北大學教授埃利·J·芬克爾發現,如果實現目標過程中想到伴侶會幫忙,進取心可能減弱,做事拖遝。
菲茨西蒙斯說,研究結果並不意味著説明伴侶不好。他建議人們注意説明伴侶的方式,像英國前首相柴契爾的丈夫鄧尼斯和現任首相卡梅倫的妻子薩曼莎那樣,給予「默默支援」,避免「指手畫腳」。
例如,丈夫照看孩子,讓妻子健身;或者妻子包攬家務,讓丈夫參加重要活動。這類做法能説明伴侶實現目標,「使雙方關係更牢固」。
--------------------------------------------------
核桃
改善精子品質
在生育力低下或不育夫婦中,30%的病例歸因於男性一方。部分研究顯示,受污染、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影響,工業化國家男性的精子品質有所下降。美國研究人員日前在新一期《繁殖生物學》雜誌上發表報告說,每天食用75克核桃能改善健康男性的精子品質。
多不飽和脂肪酸對精子成熟和膜功能具有關鍵作用,核桃富含這一物質。研究人員徵集了117位年齡在21歲至35歲的健康男性,並把他們分成兩組,一組(58位男性)不食用木本堅果,而另一組(59位男性)每天食用75克核桃。實驗期間,他們每天的餐飲仍保持典型的西方飲食。12周後,食用核桃組男性體內的Omega-6和Omega-3脂肪酸水準顯著增加,並且精子活率、活力及形態都有改善,精子染色體畸形也更少,對照組男性則沒有變化。Omega-6和Omega-3脂肪酸屬多不飽和脂肪酸中的兩大類。
但研究人員也指出,儘管每天食用75克核桃可以改善健康青年男性的精子品質,但這些益處能否適用於有生育問題的青年男性仍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