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倫敦

[2016-12-06]

三十年,同一倫敦,在筆者印象中卻是三個城市,可能期間我有三種心態,可能期間倫敦也有三種生態。

頭個十年,筆者在鄉間寄宿然後轉至中部城市攻讀醫科,與倫敦的接觸,僅屬偶爾途經或流連數天。那時英國還是英國人的英國,比起圍外城鎮,倫敦人看待我等外族雖較為豁達,但仍抱有一份高傲,無他,在流行文化領域,倫敦堪稱地球的首都(排第二應是東京;香港糅合兩者,有數年也足以望季):舞台劇、電子音樂、新浪潮音樂、龐克搖滾、服飾……不過,對筆者這位好學生來說,那十年我卻在閉關練功,是人生的空白期(所有同袍想必也有同感),跟最璀璨的不論香港或倫敦,在下也只是過客而已。

次個十年,正值經濟泡沫爆破,及歐盟開始具體化,英國人在觀望行將落實的市場與歐元政策,所以對外來者和開放倫敦都不大抗拒。至於筆者,我已非過客,而是得以在倫敦工作、進修,還有融入生活,換言之,那些倫敦塔、西敏寺、李斯特廣場,我只會視作日常途經之處,而非要舉起相機拍照留念的名勝。亦因為這種心態,當年的倫敦便顯得相對悠閒,平淡中有着的,是地鐵、超市、ITV、唐人街,可是,我依舊沒預留空間,容下那些歌劇院、Fine dining、名牌旗艦店等。

千禧年後,筆者已回歸香港,這近十年到訪倫敦,都是趁不可多得的學術會議(註:「不可多得」可能只適用於筆者;大家明的),短短數天,一方面,我抱着朝聖之心,希望追回從前錯過了的,卻又同時懷緬作為居民時的恬淡,實在精神分裂得很。然而,學術會議機會難得,也代表贊助商一番美意,肆無忌憚走堂或全程潛水去逛街?我做唔出囉。英國入歐十多年,結果吸引了四面八方操不同語言的人,就像巴別塔的故事,不過,結局並非將他們打散,而是集中到倫敦來,英語亦恍惚成了一種第二語言。英國現已脫歐,但本質上倫敦早已脫英,要數英國最不英國的,非倫敦莫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