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由於頸段脊柱的慢性勞損、急性外傷和老年性脊椎退行性變,頸椎間盤及椎間關節的退變導致頸段脊椎骨關節病理性改變,繼發性損及血管、神經根、脊髓或交感神經,而致出現各種症狀的臨床多發病。
頸椎病盯上年輕人「過去頸椎病多發於中老年人,而現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很多30、40歲的中青年甚至一些青少年也有很多患上頸椎病。年輕人患上頸椎病,發病原因除了急性外傷之外,更多的是由於長期不健康的生活、學習、工作方式而造成的。」
長期低頭易得頸椎病
人的骨頭周圍有肌肉,這些肌肉組織對骨關節形成夾板作用,肌肉強壯時承力保護功能也強,當我們的關節活動時,肌肉可以支撐骨頭並分擔由於活動產生的壓力。段主任解釋道,人的頸椎形成向前凸的弓形,頸後部的肌肉就像弓弦,長時間的低頭使得弓弦處於緊繃狀態,肌肉附著點就容易酸痛,這種局部的牽拉使頸椎受力變大,容易出現充血、水腫等現象。同時,肌肉的長期勞損也可能會使頸椎因受力不平衡而退變導致頸椎椎間關節失穩、錯位,從而引發頸椎病。
多跳繩、踢毽子或能防治頸椎病
因為跳繩、踢縫子時,脊椎、下肢等處的骨骼不斷地震動和反復的互相撞擊,這樣會促進骨骼內的血液循環,增加新陳代謝。人體的骨骼是由骨膜、骨質、骨髓、血管、神經等組織構成。骨膜分化出成骨細胞,成骨細胞分泌基質,基質儲存鈣鹽。骨質的主要成分是成骨細胞和堆積於其周圍的鈣鹽。跳繩、踢毽子時,骨骼反復互相撞擊的刺激,可促進成骨細胞的分化,保留和儲存鈣離子以防流失。這樣經常有動擊性的壓力刺激,會促進骨質的改造和重建,新生的骨小梁可沿應力線的排列增多,其密度增大。跳繩和踢毽子能促進骨骼病損的修復生長和發育,增強了骨質的堅韌性。
跳繩、踢毽子,會在人的中樞神經中建立一新的興奮灶,力量、速度、靈敏度、耐力、聯想等,各項功能的神經控制要高度協調才能完成這些動作。為此,在連續跳繩和踢毽子時,中樞神經興奮和抑制的轉換,要高度及時和準確。這樣,高級神經元中樞,有的興奮灶就會得到充分的放鬆和休息。跳繩和踢毽子是中國古老的運動方式,尤其是對學生不但能調節高級神經中樞、增強智力,而對預防或治療初期頸椎病,是一種鍛煉的好方法。
生活小細節有效預防頸椎病
1.早上起床時,切記不要用頸椎拖著身體起床,這樣很容易在身體沒有活動的情況下造成頸椎損傷,起床時應用腰腹力量帶動起身。
2.吃飯時應儘量活動咀嚼肌肉,喝水時也要注意將頭儘量後仰,可有效緩解頸部僵硬的肌肉。
3.工作時要儘量保持正確的坐姿,上身及頭部要直立,使得雙肩放鬆頭部有支撐。此外,長時間工作時要定時起身活動一下,可以做頸椎操,動作保持輕緩,使肩部的肌肉得到鬆弛。
4.儘量選擇中間低兩頭高的枕頭,這樣睡覺時對頸椎有很好的支撐作用,讓頸椎得到較好的休息。還應注意睡覺時不要趴著睡,不要躺著看書,也不要讓冷風直接吹頸部。
5.平時注意多參加戶外運動,讓全身肌肉得到有效的活動及放鬆。
6.頸椎病患者常常與風寒及季節氣候的變化有關,要注意防寒防濕,洗澡時防止受風寒,冬季外出時應戴好圍巾保護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