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碧珊,臨牀心理學家,任職於香港健康情緒中心和香港進食失調中心,對於處理情緒病和進食失調症個案極具經驗, 致力提供認知行為治療和推廣情緒健康的知識。 (mpwkathleenkwok@omghk.com)
燕寧今年五十歲,受情緒病困擾多年。年輕時因感情失意而曾經自殺,被送進急症室後,醫生診斷患上抑鬱症,轉介到精神科。在公立醫院求診多年,她一向都非常遵從專科醫生的指示服藥,然而病情反覆,令她不時難以自控地過度焦慮,有時又非常抑鬱。她的記性很差,面對已一起共事近十載的同事,也無法記起對方的名字;家中重新裝修已三年多,她仍無法分辨清楚哪個掣開關哪盞燈。
此外,她經常感到極度疲累,每天午膳時間,她選擇留在辦公室內急急吃完午飯,便利用餘下的三十分鐘午睡,不然便無力應付下午的工作。
放工後回家,準備好晚餐要煮的菜,卻因太累而忍不住在沙發上躺躺,但一躺下便睡着,直到丈夫回家叫醒她才能撐着起來。
她姐姐的女兒同樣也是情緒病患者,接受認知行為治療後進展良好,所以介紹燕寧向臨牀心理學家求診。
臨牀心理學家跟燕寧詳談後,認為她患上經常焦慮症和抑鬱症。雖然藥物治療並不在臨牀心理學的專業範疇之內,但心理學家留意到醫生給她處方了一種非認可治療經常焦慮症的抗抑鬱劑,以及數種鎮靜劑,遂建議燕寧跟醫生談談,可否轉用其他能同時針對經常焦慮症及抑鬱症的情緒調節劑,希望有助改善病情。燕寧及家人三番四次向醫生要求,卻被專科醫生冷冷拋下一句「給你處方的藥已可治療這兩種病,所以不用改變」打發掉。
由於燕寧已服用鎮靜劑多年,而且擔心私家精神科醫生的診症費用,所以她最終向接受過診治情緒病訓練的家庭醫生求診。家庭醫生轉用另
一種情緒調節藥,並短時間內助她戒斷了鎮靜劑。燕寧自己、家人和同事都覺得她脫胎換骨──現在的她情緒平穩了,而且每天都精神奕奕,不再渾渾噩噩,個個都讚她「精靈」了。
面對她的進展,臨牀心理學家一方面為她感到欣慰,但另一方面感到可悲──公立專科醫生受制於時間和藥物資源的限制,對病人的幫助有時竟及不上家庭醫生。到底政府何時才會正視公共醫療系統的不足,讓求診者真的能早日得到適切的治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