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命才有病

[2015-11-17]

西方及發達國家沿用的主流醫學,其實是個相對上年輕的學科,而真正具成效的醫療技術,亦只有短短百多年歷史。

現代醫學源自啟蒙時期新興的人類生理學及解剖學,在此之前,歐洲人是憑藉宗教信仰等非關科學力量來對抗疾病,最終能否得救便要看彩數,跟信者不信者完全無關。然而,啟蒙醫學是理論多於實踐,後繼者要將其應用在治病之上,還得再鑽研上百多二百年。

人類歷來最大的威脅是疫症,例如霍亂、鼠疫、班疹傷寒等,疫潮一旦爆發便足以殺滅很多村落及小鎮,假如蔓延到城市,輕則滅絕其三、四成人口,重則是七、八成,相比起今天那些三兩零星個案已嚇壞港人的禽流感、毛黴菌之流,兩者殺傷力簡直是判若雲泥。但自十九世紀中葉以後,超大型疫症在先進國家已幾近絕跡,一般說法是「那要歸功於公共衛生的進步」,然而,疫症死亡率急降的真正原因,是民眾營養與身體質素的普遍提升,還有改善了的居住環境及排污系統,這些實為經濟與城市發展而非醫學的功勞。

隨着疫症式微,民眾才開始「有命」患上各種慢性病,加上物質過盛及不良的生活習慣,人類的威脅已從傳染病轉為心血管病、糖尿病、慢阻肺病、癌症等了,我們熟悉的醫療科技,也是因應這些都市殺手病開發出來的。經過數十年研究和努力,醫學已能有效針對很多慢性疾病,先進國家的人均壽命,亦因而從昔日不足五十歲,增加至今天的八十以上。

人類生命一再延長,讓我們可活至身體機能自然退化的年紀,故此,醫學雖然克服了很多疾病,卻同時造就心臟機能老化、腦部機能老化、腎臟機能老化、神經機能老化等數之不盡但醫學暫時(或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有見及此,部分人便會尋找隱世的養生法門,據講氣功大師李清雲從康熙年間活到民國時期,享年256歲,更從未患上任何退化病─中國的傳統養生智慧果然厲害;在下可以說的,是咁都信者,就真係冇得救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