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講過唐太宗和明太祖的故事,今期輪到康熙與乾隆。
話說康熙得了怪病,全身長滿紅疹,痕癢難當,一眾御醫當然大為緊張,甲說皇上是風邪入體,乙說是七情內傷,丙要治標,丁要治本,但始終醫不好皇上的病。康熙見勢色不對,便微服到宮外訪尋隱世高人。不久,他在一處叫「窮人巷」的破舊胡同找到趙姓醫師,趙自信地說:「客官只須以大黃八斤泡水浸浴,不出五日,紅疹必退。」康熙起初也半信半疑,但只浸了三天大黃,皮膚已徹底痊癒。趙醫師立下大功,獲御賜「同仁堂」牌匾,從此聲名大噪,流傳至今。
個案二,話說乾隆年事已高,終日胸口翳悶,踎低起身見頭暈,御醫們例牌又係束手無策。某天,一名小廚工向乾隆獻上煨番薯:「皇上,這是奴才鄉下的偏方,能補中和血,益氣寧心。」乾隆吃下番薯,放了幾個響屁,頓覺舒暢無比,從此天天要吃,身體也逐漸好轉起來。無名廚工以番薯 KO所謂的御醫,一時成為佳話,番薯亦得上「土人參」美譽,自此升上神枱。
兩個傳說都把御醫塑造成丑角,以襯托及神化那些民間偏方。現實世界中,不少病者確有信偏方多於正統治療的心態,好像患癌的寧可吃金錢龜甚至壁虎也不要接受手術或化療(到病情惡化他們自然會醒覺,雖然回頭未必是岸了;偏方是行的話,金錢龜和壁虎便早已攞了諾貝爾獎)。
御醫是否真的如故事所說那麼窩囊? 能被甄選為御醫當然要醫術了得,但上任之後,他們只須照顧王室貴人,技術必定生疏倒退,正如最「打得」的並非醫學院名教授或執業名醫,而是(閣下未必看得起的)公立醫院中級醫生。再者,皇上乃萬金之軀,服藥後若有閃失御醫便必定遭殃,所以就算病情需要,御醫也會放棄進取但有風險的治療,寧可無功,莫可有過,就如廿一世紀的 Defensive Medicine,醫生要在避免患者控告的陰影下畏首畏尾地行醫,試問又怎可能發揮出應有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