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愛吃的人來說,面對美食只可遠觀而不能大嚼,當真是活受罪,患有食物敏感的人士相信會感同身受,若然不惜冒險進食,換來後果可能更加嚴重。食物敏感發作該如何處理,古方如飲奶、飲醋、吹風扇,當然只是以訛傅訛,其實因應症狀嚴重程度也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無論成年人或兒童都有機會患有食物敏感,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患者血液中都有致敏病的基因。最常見的致敏食物包括穀物類(如麵筋、果仁類)、海鮮、水果、肉類等。仁安醫院急症科專科醫生李家樂指,譬如有些人從小到大都對蝦敏感,但也有人在成年後才突然發作,可能是因為疾病,或某段時間壓力太大、休息不足,令身體免疫系統失調而出現過敏症。
食物敏感通常都是急性發作,成年人在進食致敏食物一至兩小時內會出現徵狀,輕則出紅疹、風疹,中度嚴重可能會有頭暈、臉腫、嘴腫、上吐下瀉等情況,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氣促及呼吸困難,需要送院急救。 假如患者不太清楚自己對哪種食物敏感,可先諮詢醫生意見是否適合進行驗血測試,找出致敏元。現時透過驗血測試,可找出約三十種致敏元,食物佔二十種,但他強調,即使做了測試也不代表是零風險,因患者還可能對其他不在測試名單中的食物過敏。舉例說,若測試到對龍蝦敏感,安全起見,醫生會建議減少進食蝦類、甚至貝殼類海鮮等群組食物。
服藥
輕微食物敏感可能會出紅疹,若不感痕癢,或可觀察半天再視乎情況是否需要求醫;至於中度至嚴重程度,可能會出現頭暈、眼花等不適,患者應先找空氣流通的地方坐下來休息,如身邊有敏感藥物,可嘗試服食,但如患者正在嘔吐,則不宜服藥,需要盡快求診治理。
打針
如患者伴隨眼腫、臉腫、臉部麻痺、上吐下瀉或長風疹,應屬於中度食物敏感,要盡快求醫,部分人甚至連喉嚨也會腫起來,這情況多數需要打針治理;部分較嚴重者可能需要注射類固醇針劑,加快消腫。如有懷疑哪種食物引致病發,當下應該告訴醫護人員,以便確診。
送院
食物敏感發作最嚴重的情況可以令患者出現氣促、休克,甚至窒息,通常是因為喉嚨太腫脹,以致封喉,導致呼吸困難,這情況必須立即送院搶救,也需要留院觀察至少十八小時,以確保敏感病情不會「反彈」復發。
敏感卡
如本身有敏感病史,最好請家庭醫生替患者準備一張敏感卡,外出旅行時更要隨身攜帶,一旦病發被送院,醫護人員也知道患者對哪些食物或藥物敏感,可加快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