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觀各上古或石器文化,人類對疾病都有一個共通的看法,但凡身體出現問題,便是鬼神或外邪在作祟,所以治療病患的任務往往落在巫師手上。精明如中華民族,也曾有過盛極一時的巫醫術「祝由十三科」。
醫學首個突破,是以自然哲學(注:自然哲學並不等同自然科學)取代鬼神之說。打破迷信第一人應為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跟着便有埃及亞歷山大學派的 Herophilus 和 Erasistratus,傳至羅馬的蓋倫更發展出解剖學與病理學的雛型。
可惜到羅馬解體後的中世紀,醫學便失去其承接力,學術發展交由教廷接手,修道院的僧侶通常司職一些抄抄寫寫的工作,他們不是天資有限,就是過分專注宗教而輕科學。這大氣候令鬼神之說故態復萌,民眾得再次依賴祈禱、懺悔、贖罪等來治病(易於受惑似乎是民眾一概的特質),一時間又再滿天神佛、鬼哭神號。人類就這樣虛度了不知多少個世紀,直至東傳的希臘羅馬典籍回流,及維薩流斯《人體的構造》與哈維《心血運動論》等著作面世,醫學發展才能重回正軌。
時間關係,讓我們立即跳到廿一世紀的現代。雖然沒有已知的科學依據,但我們能否就此抹煞神蹟治病(Divine intervention)的可能性?因應這問題,及為了貫徹循證醫學的精神,便曾有學者以統合分析探討祈福(即代禱,Intercessory prayer)的成效。參與研究包括心血管病、腎衰竭、類風濕關節炎、白血病等6,000多位患者,他們被隨機分成接受標準治療或接受標準治療加上祈福兩個組別(只禱告但不提供治療當然沒可能發生)。研究結果一如所料,不論加入祈福與否,兩組患者的治療成效也沒出現任何實質的分別,除非代禱是在知情下進行,才會(也是一如所料)對當事人靈性感知上的指數帶來正面影響。
在沒有真正醫學和沒有選擇的混沌時代,靈性治療是醫者惟一能為病人做到的。但在現今醫生可真正幫助到患者的年代,關顧對方心靈反而成為一種奢侈品,也許,這便是物極必反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