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煒和,小學作文「我的志願」是要做科學家,結果科學家做不成,神推鬼哄當上腦神經科醫生。面對中年危機,開始投入科普寫作,希望一圓兒時夢想。(mpwmontages@omghk.com)
自八十年代,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已成為西方醫學的主導,實證醫學的精神是以臨牀實驗及統計學來確認各種療法的成效,任何藥物、手術,都要通過嚴謹的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簡稱RCT)才會被接納為「有效」的療法,正在進行或沒進行過RCT的,我們會稱之為實驗性或非正規治療。在某程度上,實證醫學已成了醫學界的信仰;只有RCT的結論才代表真理。
中醫學未被西方社會普遍認同,主要是由於中西醫思考模式的迥異。傳統上,中醫引用病例來闡述治療的成效,西醫卻認為病例並非實證,要客觀地評估某治療,RCT是唯一的方法。你可以說這是偏執的西方醫學霸權主義,但箇中其實是對科學的一份執着,亦因為這種不協調,學者創造了「西醫為體,中藥為用」的研究公式。
大部分中西醫合作的研究都會以RCT的模式進行,負責研究的學者會鎖定一個病症,比方說是中風,然後給予患者研究中的治療,例如一條藥方、一種成藥或一組針灸,然後以統一及客觀的方法評估治療成效,再與只接受了標準西醫治療的患者作比對,以判定前者是否優勝於後者。研究報告會以歐美醫學論文的格式書寫,在國際醫學期刊發表。
這類研究對一般西醫來說當然沒有問題(只要是RCT便能說服西醫的了),但精明的中醫一眼便能看出破綻,該等研究犯了「一方一藥治百病」的大忌。西醫辨病,中醫辨證,西醫眼中的「中風」, 經中醫辨證後可細分成多種不同的症候:風痰阻絡、肝陽上亢、痰熱腑實、氣虛血瘀、陰虛風動、痰熱閉竅、痰濕蒙竅、元氣敗脫…再者,就算是同一症候,個別患者的特性也不盡相同,以單一手法治療不同的症候,根本是盲目和有違中醫學邏輯的。
然而,實證醫學並不代表西醫學的一切,我們也不是頭腦簡單的動物;西醫的真功夫叫臨牀醫學。實證醫學辨病,臨牀醫學辨病理。實證醫學泛指的「中風」,在病理上有缺血性及出血性之分,單是缺血性中風便可再細分成大血管栓塞、小血管栓塞、分支血管栓塞、心源性血栓轉移、血管源性血栓轉移、低流量性中風… 每種病理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複雜程度與中醫的辨證論治不遑多讓。
諸位中醫師,其實西醫懂宏觀之餘也懂微觀的,只是着眼點跟閣下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