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煒和,小學作文「我的志願」是要做科學家,結果科學家做不成,神推鬼哄當上腦神經科醫生。面對中年危機,開始投入科普寫作,希望一圓兒時夢想。
mpwmontages@omghk.com
睇開本專欄的讀者,相信早已察覺小弟是電視精一名,那麼,電視精本人有否上過電視?答案是肯定的,更有兩次之多。首次發生在麗的呼聲年代,而且是與弟弟同往,參加專為小朋友慶祝生日的現場節目《快樂生辰》,我想,麥媽媽一定是靠關係把麥氏兄弟送上電視,再說成兩人是同一天生日,安排我們合唱一曲《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可能家明叔叔(節目主持)不想造馬造得太明顯,所以最終只由哥哥表演獨唱,他至今仍記得弟弟當天的淚水。
第二次上電視是應邀作某婦女節目的受訪嘉賓,話題是光敏反應(Photoparoxysmal response,不明解編導為何選那麼冷門的來講),節目主持為一位才女。該環節是預先錄影的,第一take超時兩分鐘要再來,第二take不斷食螺絲,訪問要到第三take才順利完成,但見才女小姐燶口燶面,她大概約會了某公子很趕時間,卻撞正頻頻NG的白癡醫生,在下謹此向伊人致歉。
筆者不幸接到order要再次上鏡,話題是某腦科疾病。歸納記者預設的大綱及觀察所得,我發現電視的健康專訪總是圍繞幾個千篇一律的重點:
一)患病者眾──就算萬中僅一的罕見疾病,只要引申至全港人口便會得出近千病例,成為「常見」疾病。
二)高危一族──如果患病風險女高於男,全港四百萬女性便會被標籤為「高危」;假使患病率與年齡成正比,所有老人家通統也是「高危」,再者,隨着人口老化,高危人士將會愈來愈多。
三)病患年輕化──不管討論什麼疾病,也可說成「患者近年有年輕化趨勢」,而且「可能與飲食習慣及工作壓力有關」。
四)閣下或許已經中招──看似微不足道的症狀(甚至完全沒有症狀),也可能是嚴重隱疾的警號。
五)但不必害怕,醫生可以用報道中最新最尖端的科技來拯救你,而且一定成功(失敗的怎會拿來出街?)。
香港的醫療資訊節目和台慶劇一樣,要夠dramatic才有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