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老年性原發骨質疏鬆則是由於增齡所致的體內性激素減少及生理性退變所致的原發性骨質疏鬆,無機械應力刺激是老年性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常生活中的老年性原發骨質疏鬆則是由於增齡所致的體內性激素減少及生理性退變所致的原發性骨質疏鬆,無機械應力刺激是老年性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之一。
骨質疏鬆症受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影響,先天因素指種族、性別、年齡及家族史;後天因素包括藥物、疾病、營養及生活方式等。年老、女性絕經、男性性功能減退都是導致骨質疏鬆症的原因。有以下因素者屬於骨質疏鬆症的高危人群:老齡;女性絕經;母系家族史(尤其髖部骨折家族史);低體重;性激素低下;吸煙;過度飲酒或咖啡;體力活動少;飲食中鈣和/或維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攝入少);有影響骨代謝的疾病;應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骨質疏鬆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骨骼疾病。它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主要特徵是骨礦物質含量低下、骨結構破壞、骨強度降低、易發生骨折。疼痛、駝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特徵性表現。由於骨質疏鬆症發生時常無明顯症狀,容易被人疏忽。通常是發生骨折後才從X光片上顯示骨質疏鬆症,而此時骨量的丟失可能已經超過30%,治療起來有很大困難。有一報社的40歲值夜班編輯,只是腳崴一下就骨折了,還有一女會計,摔一跟頭就骨折了。40多歲發生骨質疏鬆的確是早了些,綜合分析可能與平時飲食不均衡導致鈣攝入長期不足、接受日照時間太少導致維生素D不足、盲目減肥、長期靜坐不愛運動等因素有關。
還有一些骨質疏鬆患者主要症狀表現為疼痛,以腰背部疼痛多見,嚴重時會出現全身骨骼和關節疼痛,並出現身材變矮、駝背等症狀。骨質疏鬆性的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負重、活動、彎腰和跌倒後發生。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直接後果,輕者影響機體功能,重則致殘甚至致死。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嚴重後果,常見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髖部和手臂,常是部分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首發症狀和就診原因。髖部骨折後第一年內由於各種併發症死亡率達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會有不同程度的殘疾。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是現今醫學界發病機制研究比較全面透徹、治療對抗措施比較完備的一種疾病,也就是說骨質疏鬆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人的各個年齡階段都應當注重骨質疏鬆的預防,嬰幼兒和年輕時的生活方式都與成年後骨質疏鬆的發生有密切聯繫。人體骨骼中的礦物含量在30多歲達到最高,醫學上稱之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當於人體中的「骨礦銀行」儲備越多,到老年發生骨質疏鬆症的時間越推遲,程度也越輕。
老年後積極改善飲食和生活方式,堅持鈣和維生素D的補充可預防或減輕骨質疏鬆。
富含鈣(每天攝入800-1000毫克)、低鹽(每天低於6克)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飲食對預防骨質疏鬆有益。嗜煙、酗酒、過量攝入咖啡因和高磷飲料會增加骨質疏鬆的發病危險。
無論男性或女性,吸煙都會增加骨折的風險。不要過量飲酒,男性每日飲酒量應當控制在25克酒精量,折合啤酒一瓶、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或開胃酒120ml之內,女性應減半。步行或跑步、跳繩、踢毽、打球等能夠起到提高骨強度的作用。平均每天至少20分鐘日照,充足的光照會對維生素D的生成及鈣質吸收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防曬霜、遮陽傘也會使女性骨質疏鬆幾率加大。平時戶外光照不足的情況下,出門又要塗上厚厚的防曬霜或者用遮陽傘,或隔著玻璃曬太陽,都會影響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
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強度需要不斷地運動刺激,缺乏運動就會造成骨量丟失。體育鍛煉對於防止骨質疏鬆具有積極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鍛煉身體,出現骨質疏鬆,肌力也會減退,對骨骼的刺激進一步減少。這樣,不僅會加快骨質疏鬆的發展,還會影響關節的靈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日常生活中類似跑步、蹬腳踏車、划船、抗阻力訓練等鍛煉都有預防骨質疏鬆的作用。負重運動可以讓身體獲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強度。一定要預防跌倒,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高危人群應當儘早到正規醫院進行骨密度等骨質疏鬆檢測,早診斷。相對不治療而言,骨質疏鬆症任何階段開始治療都不晚,但早診斷和早治療會大大受益。
-----------------------------------------------------------------------
美國研究:
電影飲酒場面急升
醫學界一直鼓吹減少電影內的吸煙場面,以減低青少年因摹倣而開始吸煙。美國《JAMA兒科》醫學期刊(JAMA Pediatrics)網上版刊登一項美國研究,發現在1996至2009年間,美國票房首一百位的電影中,共置入了1,400個香煙與酒類產品,雖然吸煙及煙草產品在電影出現的比率已有明顯下降,但醉酒與酒精飲品的卻明顯增加,專家認為情況值得關注。
美國於1998年開始與煙草公司以和解協定(Master Settlement Agreement)形式,禁止煙草公司在電影內置入煙草廣告,在今次的研究中,研究組發現成效甚彰,煙草或吸煙場面在電影出現的比率,於評級為青少年電影下降達42.3%、成人電影更達85.4%。
但同一情況並沒有在酒類產品中發生。研究組指在青少年電影內置入酒品廣告的數字,每年平均有80至145個,反映禁制香煙後,酒精成為電影的另類選擇。究竟青少年會否真的受電影場面影響而接觸煙酒,今次的研究並無分析。不過,2012年歐洲六國一起參與的研究,發現青少年看電影內的喝酒場面愈多,愈大機會出現「劈酒」(binge drinking)問題。專家亦提醒,雖然現時無法證實看電影與開始飲酒有關,但它令青少年長大後容易養成病態飲酒習慣,是不能忽略的影響,呼籲相關的協議可能要將管制範圍,由香煙延伸至酒精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