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降42%失智症發作!

[2022-09-23]

「慢跑可預防失智症的理論」是由美國學者阿波特(Abotto)研究團隊所最先提出,他們以人口約兩萬人的地區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20年的追蹤調查。

研究中分別將罹患失智症的患者與一般無失智症的患者進行統計比較(註:雖然文獻資料呈現一日步行3公里,但原文獻為2里,約為3.2公里),在日常生活中一日步行約3公里,每周2至3次以上之實行者,與幾乎不步行走路的人相比較,20年後罹患失智症之機率相差42%。

簡單來說,經常走路的人和完全不走路的人相比,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低了42%。這「42%」,可說是差距懸殊的數字。

2011年初,哈佛大學的失智症研究團隊在國際失智症相關研究論文中做出整合性的結論。其中的研究論文都支持運動為有效預防失智症的方法,無運動習慣的人容易罹患失智症。他們也同時提出「運動對於失智症之治療照護具有療效」的結論。

為了了解何謂失智症,我們可由基礎科學之「認知心理學」切入。當討論認知時,認知心理學曾描述:人類並非是「認知了情境之後才行動」,而是「為了認知情境,因此身體才不得不行動。」也就是說運動或讓身體活動等,都是認知情境所不可欠缺的要素。

失去運動能力,會因此喪失對情境的認知功能。雖然我們普遍認為是因為失智症愈嚴重,則身體活動會愈貧乏,但事實正與其相反,乃因缺乏身體活動而導致陷入失智症中。我希望能夠試着翻轉以往的常識、普遍認知的事物。

若此理論正確,就會符合認知心理學中「我們是為了認知情境而活動身體」的論述,所以當用來認知情境的「身體活動力」變差時,自然就會影響人類對情境的認知及掌握。

以上論點其實可藉由實驗進一步證明。讀者們可以感覺到背後的事物嗎?是否有人在你背後看你?此認知乃屬於「視覺認知」,一般而言,若要完成此認知必須回頭或轉身查看,以上這一系列動作乃屬於古典認知心理學派的論述。然而我認為「並不是認知情境之後才做出行動(因為知道背後有人才轉身),而是藉由行動了解了情境(因為轉身,才知道背後有人)」。

也就是,並不是因為失智症變嚴重而讓身體行動退化,而是因為身體行動退化而使得失智症加速惡化。因此在失智症的照護原則中,努力加強運動是非常有幫助的。

近期的失智症研究

-慢跑者(3公里/日,2-3次/周)可降低失智症發生率42%(Abotto)

-擁有嗜好者可降低失智症發生率38%(Scameas)

-擁有3種嗜好以上者可降低失智症發生率80%(Helmer)

擁有嗜好可降低失智症的發生率

擁有嗜好者和失智關係的議題的研究論文主題,至今已有許多文獻。例如學者斯肯密斯(Scameas)針對「擁有嗜好者和無嗜好者」於「未來發生失智症的比率差異」進行研究。研究大約經過20年左右的追蹤調查,結果竟發現擁有嗜好者和無嗜好者相比,前者之失智症發生率低於後者38%。因此「若不想成為失智症患者請培養嗜好」的建議,是研究失智症與嗜好相關的研究團隊所發表的一致結論。

然而若進一步探討,擁有嗜好的種類中,個人單獨的嗜好又不如參加團體活動來得好。比起好友之間邀約吟唱詩句或學習繪畫,共同運動是更好的選擇,例如:與好友一起打打球,或者聚在一起打槌球之類的話,會更具成效。

了解擁有嗜好的成效後,我們進一步探討,一個人到底應該擁有多少種嗜好較好呢?關於這個疑問,學者海倫曼(Helmer)將無嗜好者、擁有1種嗜好者、擁有2種嗜好者和擁有3種以上嗜好者分為4組,也進行歷時20多年共2萬人左右的小團體追蹤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擁有3種以上嗜好者和無嗜好者相比,其失智症的發生率前者低於後者80%。依統計學而言,低於80%的意義幾乎等於「擁有3種以上嗜好者,幾乎不會成為失智症病患」,可以見得擁有嗜好即可有效避免失智症發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