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敏體質的人應忌吃螃蟹
根據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的資料,此類人吃了螃蟹後,特異蟹蛋白通過通透性增高的腸壁進入肌體而發生過敏反應,產生大量組織胺(histamine) 等,引起胃腸等平滑肌痙攣、血管性水腫(Angioedema),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有的還會引起蕁痲疹(hives、urticaria) 或哮喘。
此外,患有皮炎、濕疹、癬症等皮膚疾病的人也要慎食,因為吃蟹可使病情惡化。
螃蟹和柿子不可一起吃,否則會中毒?
根據台灣南投醫院的營養師表示,正確來說並非產生毒性,而是因柿子中的單寧酸(Tannin、又稱鞣酸) 與蛋白質容易凝結,而螃蟹則含有蛋白質,兩者反應之下在胃部容易與胃酸凝結成塊、沉澱,在腸道中不易被分解吸收,若食入體內會不好消化,造成腸胃不適,並非中毒情形,因此若要避免此情形,建議兩者分開且相隔一段時間再食用。
其實,不少食物都富含單寧酸,包括香蕉、葡萄、柿子、石榴、芭樂、漿果、甜桃、高粱麩皮、茶和葡萄酒等,所以,也不宜與蟹同吃。
心血管病人忌吃螃蟹
根據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的資料,螃蟹含膽固醇較高,每100 克蟹肉中含235 毫克膽固醇,每100 克蟹黃中含460 毫克膽固醇,冠心病、動脈硬化症、高血壓、高血脂症的患者食用含膽固醇過高的食物,會引致膽固醇增高,加重心血管病的發展。
痛風患者不宜吃螃蟹
根據汕頭市衛生健康局的資料,螃蟹屬於中嘌呤食物(25mg - 150mg/100g),蟹肉的嘌呤含量在82mg/100g 左右,與我們常吃的豬肉、牛肉等食物在一個檔次。
而很多人愛吃的蟹黃,是母蟹的肝臟和卵巢的組合體,嘌呤含量遠高於螃蟹肉,屬於高嘌呤食物(≥150mg/100g)。
螃蟹雖然不是引發痛風的「元兇」,但也是導致突發疾病的「幫兇」,因而,不論病情如何,痛風患者和高尿酸血症者都忌( 少) 食用螃蟹。
孕婦宜少吃或不吃螃蟹
根據汕頭市衛生健康局的資料,這個說法源於螃蟹是寒涼性的,有人覺得吃了容易在懷孕早期發生流產的情況。
事實上,現代研究從未發現流產與任何正常食物的正常吃法有關。孕婦的自然流產率本來就高達10~15%,其中有80% 是發生在孕期前三個月。
而在孕早期的自然流產中,有70% 左右都是因為胚胎的本身有基因缺陷,不能發育成正常的健康寶寶,從而出現流產,這其實是一個自然淘汰的過程,和你吃了哪些食物一點關係都沒有。
但如果孕婦本人對河鮮或海鮮過敏,或者吃的螃蟹本身不新鮮,或原本存在消化功能異常,就容易在食用螃蟹後出現過敏反應或發生感染,導致急性腸胃炎或全身疾病,就可能引起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