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侶間分手或離異後,卻又發生了性行為,究竟合不合適?對於性觀念較為保守的台灣社會而言,大多數人可能認為十分荒謬;不過一份刊載於國際期刊《性行為檔案》(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中的研究則揭露,「分手後性行為」其實對「前」伴侶雙方皆有着積極的影響。
分手後相約「滾床單」是否合理? 逾400 名受試者認為具「正向作用」
美國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發起2 項調查,旨在了解伴侶雙方在分手或離異後,對彼此的情感依戀程度為何。在第一項研究中,研究團隊訪問了113 名近期與伴侶分手的受試者們,是否與前伴侶有過任何身體接觸、以及對前伴侶的心理依賴程度。在第二項研究中,團隊則召集372 名受試者,訪問他們與前伴侶有無嘗試且實際發生性接觸,以及雙方是否仍有情感方面的聯繫。受試者在分手後,完成了為期一個月的日記記錄,研究團隊也進行了為期2 個月的隨機訪問。
研究團隊綜合上述2 項研究進行數據對比,發現這些受試者與前伴侶發生性關係後,大多還是能夠從失戀帶來的沮喪或悲傷中恢復。此外,向前伴侶要求發生性行為的受試者,在多數情況下也相當順利地與前伴侶發生性行為。
與前伴侶發生親密行為 研究:對發展新關係有積極幫助
研究人員發現,雙方發生性行為後,並未影響他們走出失戀的陰霾,且成功率與分手後再次複合的機率無直接關聯。
那些渴望與前伴侶發生性行為的受試者認為,性行為是一種促進親密和彼此聯繫的方式,並無感到任何不妥之處。且發生性行為後,他們也沒有因此感到痛苦或沮喪;事實上,這反而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變得更加積極。
研究主要作者史蒂芬妮.斯皮爾曼 (Stephanie Spielmann)表示,這項研究證明,許多人對於與前伴侶發生性行為,有道德上的疑慮與擔憂,事實證明這些擔憂可能是多餘的。她認為,這些研究挑戰了人們對於與前伴侶發生性行為的既定思維,參與此研究的受試者,即使與前伴侶發生性行為,最後不僅沒有為過去的感情所牽絆,反而能繼續向前,積極發展新的交友圈和浪漫關係。因此,斯皮爾曼認為,人們與前伴侶之間的複雜感情,值得更進一步的評估與深入研究。
「前任」為何往往被視為眼中釘? 重溫過往關係恐造成「毀滅性影響」
此研究的協力作者莎曼沙.喬艾爾(Samantha Joel)則表示,在這項實驗中,受試者認為自己與前伴侶發生性關係,比與新伴侶發生性關係更加容易。
因為對彼此的熟悉和共同創造的回憶,驅使雙方發生了性行為;而與新伴侶間的不確定性使性行為相較不易發生。此外,考慮到與前伴侶先前即有發生過一次或數次親密行為,受試者認為兩人發生性關係更合乎邏輯,罪惡感也相對較輕。
喬艾爾認為,從研究結果來看,不難理解為何許多人總是認為另一半的前男/女友容易構成威脅。在此研究中,受試者因為另一半與「前伴侶」發生親密關係的嫉妒感,竟比另一半尋求新歡還來得更大。因此,重溫過往的浪漫經歷,可能會對目前的伴侶關係產生毀滅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