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小學不願分享數據 礙數字教育發展
【明報專訊】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政府將預留20億元推動數字教育,幫助中小學將科技融入教學。理大副校長(教學)曹建農表示,政府以往亦有向中小學撥款,如建立數位教學平台,但由於多數香港學校不願意分享數據,即使政府支援不少,仍未能促使本地數字教育進入另一層次。
視學生能力為「商業機密」
曹建農提到,理大與賽馬會有合作項目,計劃原本目標是集合約300間學校的數據並製作成模型,讓不同學校教師能在平台上了解港生的能力水平,但大多數學校視其數據為「商業機密」不願分享,使計劃改以不涉及數據交換的「聯邦學習」形式推展。他續稱,雖現時大部分學校均有意發展數字教育,但只靠校方層面各自處理或成為局限,認為即使政府作出不少嘗試,本地數字教育「還沒有達到一個很高的level(水平)」,較難出現重要突破。他又稱,學校擁有豐厚教學資源,盼業界與政府思考方法,統整各學校教材讓學生受惠。
應用AI須「打通」架構
被問到社會推動數字轉型面對的困難與挑戰,曹建農說,發展科技更重要是技術背後的各種改變,過去各部門不論數據、程序皆獨立存在,若要建立數據庫及推動AI應用於教學中,必須將整個學校架構「打通」。他又提到,不少人習慣以人手工作,當新技術出現或較難接受及適應,因此若機構只推出AI應用方案,部門參與動機或較低。曹表示,理大最近新設「數碼化轉型委員會」,他擔當主席,成員包括校內多個部門總監,以制定及協調各類改革項目;同時成立「數字轉型部(Digital Transformation Division)」,整合工作流程並促進教師採用新技術,以推動大學數字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