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80年:閱兵紀念抗戰勝利80年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據新華社6月報道,中央宣傳部副部長胡和平表示,10項主要紀念活動中,以中共中央和國家名義舉行的活動有5項,包括紀念大會、招待會、頒發紀念章、主題展覽開幕式、國家公祭儀式。
在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於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中俄朝三國元首歷史上首次同登天安門城樓出席閱兵。
國家主席習近平演講表示,各國家及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處、守望相助,才能維護共同安全,消弭戰爭根源,不讓歷史悲劇重演。他說:「中華民族是不畏強暴、自立自強的偉大民族……今天,人類又面臨和平還是戰爭、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抉擇;中國人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與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特別強調,解放軍「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部隊」,要求全軍將士「忠實履行神聖職責,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更大貢獻。
■公民關鍵詞
抗日戰爭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1930年代至1945年中日兩國的戰爭。1930年代日本先後發動「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等,侵略中國東北。1937年7月7日,日軍於盧溝橋以一名士兵失蹤為藉口,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被拒,遂攻擊中國駐軍,史稱「七七事變」。日本隨後全面侵略中國,直至1945年宣告無條件投降,中國勝利。
國民身分認同 National identity
個人認同自己國民身分的程度,受主觀感情、種族、制度、價值觀及經歷等因素影響。
國土安全 Homeland security
國土安全涵蓋領土、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等要素,核心是指領土完整、國家統一,邊疆邊境、領空領海及海洋權益等不受侵犯或免受威脅的狀態,以及維持這狀態的能力。加強各軍事裝備,有助維護國家的領土安全。
【抗戰勝利80年系列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1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