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05
    星期日

大減懸浮固體有害物質 保障海洋生態公共健康

[2025.10.05] 發表
侯邁豪指若三級政府不各自承擔三分之一成本,愛奧那島污水處理廠項目無法繼續推進。(都會局圖片)

【明報專訊】愛奧那島污水處理廠新建設方案可大幅減少懸浮固體及有害物質,保障海洋生態及公共健康,但由於部分生態修復項目及抗震工程被推遲,令設施面對一定風險。

污水排放是加國水域最大宗污染源之一,若處理不足會導致毒性累積,並透過食物鏈擴散。愛奧那島污水處理廠位於菲沙河口,是全球最多三文魚洄游的育苗地,亦是北美西岸候鳥重要停歇地,2022年大溫都會局調查曾在島上錄得122個物種共15.9萬隻鳥類。

愛奧那島污水處理廠是加美西岸僅存的大型初級處理廠之一,落後於納奈莫、維多利亞以至美國多個大城市。目前該廠將污水排放至離岸7.2公里的喬治亞海峽,排放點分別位於水下72米及106米處,最終流入瀕危南部居留虎鯨群的關鍵棲息地薩利希海(Salish Sea)。

二級處理設施建成後,預計每日可減少53噸懸浮固體排放,有助減少這些固體在海上降解時消耗的氧氣,為海洋生物帶來裨益,亦有助保障公共健康及民眾進行游泳、划船及釣魚等活動。

雖然傳統上二級處理技術無法去除微塑膠及藥物殘留,但大溫都會局計劃採用已在新加坡證實有效的膜式生物反應器技術(membrane biological reactor),據稱能大幅提高去除氨、氮、微塑膠及病原體的效果,達到卑詩省污水排放標準。

都會局亦將繼續建設用於測試及改善設計的試驗工廠,同時完成地質及地面改善工程,以及修復現有基礎設施,其中約3000萬元預算將用於防洪,包括應對2100年前海平面上升一米的風險,但新方案僅提升建築物出入口、道路及電力設施高度,但現有初級處理設施不會被升高。

舊計劃原擬透過生態工程保護污水廠海岸線免受海浪和潮汐影響,以減輕海平面上升風險,但新方案將推遲三分之二原已批准的生態修復項目。此外,由於新方案延後抗震升級,初級處理設施面臨被地震破壞的風險,一旦遭遇大地震該廠只能維持一半污水處理能力。

更多社區消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