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邊境局擬推AI篩查 恐對某類旅客存偏見
【明報專訊】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將用人工智能(AI)對入境者進行安全篩查,甄別出 「高風險」者。專家擔憂該系統可能會強化對某類旅客例如來自某些國家的移民和訪客的偏見,令觸發二次審查的機率大增。
這個被稱為旅行者合規指示器(TCI)的工具使用AI技術,基於CBSA五年來的旅客數據開發而成, 已在6個陸路入境口岸進行了測試,預計最早2027年推出。CBSA遞交給聯邦庫務委員會的報告指,TCI旨在輔助所有陸路、航空和海上入境口岸的邊境官員決定是否將旅客及其攜帶的貨物轉送進行二次檢查,「我們利用獲取的數據建立一個預測模型,以甄別旅客遵守規定的可能性。它有助於通過縮短邊境處理時間」。
但有專家對該工具開發缺乏公眾參與和意見回饋感到擔憂,該系統可能會強化對某類旅客例如來自某些國家的移民和訪客的偏見。溫哥華移民律師陶維(Will Tao)說:「如果過去對某個群體非常挑剔,那麼這些數據就會被記錄下來,轉移到這工具中,搜尋結果自然有偏頗。」
多倫多大學專注於人工智能及數據與社會研究的教授巴蓋里(Ebrahim Bagheri)說:「TCI的風險評分或指標可能會嚴重干擾邊境官的判斷,這實際上意味即使最終決定是邊境官做出的,但系統也會產生影響。」
CBSA說:「TCI只是個指標,並不能取代官員的判斷,或者自動做出決定。」去年有284萬人次旅行者接受二次安檢,今年截至8月20日已有134萬人次被選中二次安檢。
陶律師也擔心,就像其他傾向於對特定膚色、種族、國籍或背景的人產生偏見的AI工具一樣,TCI可能會進一步邊緣化特定群體。
CBSA表示,該新工具已投入1,530萬元,全面實施後每年將花費約70萬元,預計到2027年底,所有陸路入境口岸都將實施該工具,隨後在海陸空入境口岸全面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