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次子埃里克昨訪港將赴日 尋東亞商機
利益衝突爭議中 特朗普家族拓加密幣王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次子、特朗普集團執行副總裁埃里克(Eric Trump)周五(29日)到港出席在會展舉行的Bitcoin Asia 2025,並參與其中兩場活動,彭博社指他9月1日會轉往日本東京,參加日本比特幣金融公司Metaplanet的股東大會。特朗普家族自去年大選周期以來,明顯投身於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的圈子,特朗普2.0也推動對加密貨幣友善的政策,促成比特幣(Bitcoin)過去一年價格屢創新高,但也因此惹來嚴重利益衝突的爭議。埃里克此行被認為是為家族加密貨幣王國尋找東亞的拓展機會。
投放九成時間 埃里克指比特幣「最偉大資產」
《金融時報》本月較早前引述3名知情人士報道,由埃里克及兄長唐納德支持的加密貨幣採礦商American Bitcoin已開始建立自身的「比特幣戰略儲備」,正探索在日本購入一間上市公司,有可能同時也在香港「掃貨」,盼利用這些公司來存放比特幣。日本和香港都有意發展加密貨幣業務——東京本周初才舉行Web3(第三代互聯網,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體系)大會WebX 2025,日本高官如財務相加藤勝信、經濟產業相武藤容治和數碼相平將明都親自亮相演講;港府今年6月則發表「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埃里克有份參與的Bitcoin Asia 2025則是業界其一盛事。
埃里克昨日在港坦言,自己目前有九成時間都放在加密貨幣社群,「這是世上最偉大的資產,我們正在改變金融,我們正在改變現代銀行業」,形容如今有更多主權財富基金、最大型的富豪家族、最大規模的銀行等都相信加密貨幣,而且有愈來愈多人理解加密貨幣,令相關服務開始變得「親民」。他甚至預期比特幣可升值至每枚100萬美元(現時約85.6萬美元)。
在本周刊登的《華爾街日報》專訪中,埃里克不諱言在2021年國會山莊騷亂後,特朗普集團旗下數百個戶口在理由不詳下被幾間銀行關閉,公司被迫倉皇轉移資金到一間他拒絕具名的新銀行。埃里克質疑這純屬政治決定,反映金融系統「有多容易用來武器化對付你」。儘管涉事銀行否認決定涉及政治理由,但「去銀行化」已迅速成為美國保守派圈子的新指控。埃里克昨日也提到「去銀行化」的歷史,指家族因此開始接觸加密貨幣的圈子,其中一人正是席間與其對談的比特幣企業Nakamoto創辦人貝利(David Bailey)——貝利去年更邀請尚在競選總統的特朗普在納什維爾舉行的Bitcoin Conference上發表支持美國成為加密貨幣全球龍頭的宣言。
加密貨幣界與特朗普家族走近也許不是偶然。前者對拜登時期嚴格監管限制深感不滿,而去年競選時力撐特朗普的矽谷右翼「科技兄弟幫」成員如Tesla暨SpaceX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Palantir創辦人蒂爾(Peter Thiel)、創投大亨薩克斯(David Sacks,現為白宮「AI與加密貨幣沙皇」,負責推動穩定幣和數字資產監管的立法)和矽谷創投巨擘a16z聯合創辦人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等都是加密貨幣狂熱玩家,他們同樣對拜登政府對人工智能等科技研發的提防感憤怒。埃里克昨也攻擊拜登,指對方在數字資產領域是「完全無能」的總統,直至自己父親上任才「立即」180度扭轉美國的相關政策。
特2.0撐加密幣家族受惠 美媒轟政商不分
特朗普家族去年創立風險投資公司「世界自由金融」,正式成為加密貨幣玩家,該公司今年3月發行旗艦穩定幣USD1,9月1日將推出加密貨幣代幣$WLFI。這些動作能在美國以至全球加密貨幣界掀起多大的浪潮尚待觀察,但其利益衝突嫌疑已成為美國自由派輿論的焦點。畢竟特朗普本人大動作推進加密貨幣走入金融市場主流,其家族卻大舉投資於加密貨幣遊戲,就連特朗普本人也是重要受惠者,根據其6月公布的財務披露報表,最大筆收入之一正是其「世界自由金融」持股貢獻的逾5700萬美元。《紐約時報》質疑,「世界自由金融」蠶食私人企業和政府政策界線的程度在「美國現代史上沒有先例」。
另外在貝利提問下,埃里克昨略有談到中國,他承認除了美國以外,中國都是加密貨幣界的重要玩家(按:中國官方2021年宣布內地虛擬貨幣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並點名中東地區亦然,相關國家都會制訂相應政策。被問到特朗普有可能今年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屆時有沒有可能談及比特幣發展,埃里克則有所保留,坦言認為「他們大概有更重大的事情要討論」,但自己確希望二人會談及比特幣,例如「以比特幣支付關稅」,畢竟美國和中國確實是加密貨幣的領軍國家,「比任何其他國家都更了解(這領域)」。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