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若蓮:美收緊學生簽證 留學生轉來香港
【明報專訊】中美關係緊張,教育局長蔡若蓮昨日表示,現時美國對留學生的簽證、修讀學科有更多限制,留學出現不穩定因素,不少內地及海外學生選擇到香港留學,本港學生亦減少留美,呼籲本地院校循序漸進應對增加的留學生。她又透露有全球頂尖教授將從美國來港發展。
籲院校循序漸進應對留學生增加
蔡若蓮昨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說,無論有否地緣政治因素,本港院校都很有吸引力,強調兩文三語的教學環境,以及香港社會本身對非本地學生吸引力強。
對於非本地學生數字上升,蔡若蓮說來港留學需求增加,希望各學校循序漸進,避免配套設施尚未滿足便收取大量非本地生,認為不應影響學生留學體驗和學校教學質素。
政府成立「一帶一路獎學金」以吸引更多非本地生來港讀書,蔡若蓮形容該獎學金受歡迎,自2024/25年再注資10億元後,名額由100增至150,現已有來自49個國家和地區的680個一帶一路學生透過該獎學金來港讀書,她強調收到超過70個國家推薦的學生,當局亦有篩選。
稱有美頂尖學者來港發展 院校不張揚
另外,蔡稱因地緣政治關係,亦有美國頂尖學者選擇來港發展,本地學府在有關事宜務實低調,不希望影響對方。財赤下大學資助縮減,被問會否影響吸引人才,她說另有企業等社會資源資助學校搶人才,甚至專門點名資助某些教授,且大學亦有專用於招攬人才的資金儲備。
早前有聲音指出部分高才通簽證持有人未實際來港,但子女卻可透過受養人簽證,以本地生身分報讀大學,引發「本地生」定義的爭論。蔡若蓮重申當局已檢討簽證安排,或會要求申請人須在港居住滿一段時間,子女才享本地生身分,強調當局安排不會影響本地學生入學機會。
立法會正審議《專上學院(修訂)條例》,蔡若蓮在有線新聞節目《有理有得傾》重申,會保留院校自資課程收生彈性、不劃一標準。她強調現時規管自資院校課程的條文不一致,希望所有專上院校實現同一條文註冊,從而可在課程質素、學校管理等方面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