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委會倡公屋禁煙 先推無煙層 扣分個案累計四成涉吸煙 議員:倘打擊面大勢反彈
【明報專訊】現時公共屋h公共區域禁止吸煙,房委會打擊不當行為的扣分制至2023年底累計4.4萬個案中,逾四成涉違例吸煙;而2023年全年違例吸煙扣分個案較前兩年急升九成。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主席湯修齊昨稱,將向政府倡議在全港公共屋h設無煙層,逐步擴展至全幢大廈、社區,稱房委會可在租約加入條款,並安排自願不吸煙租戶入住無煙層。湯透露已向醫衛局提及建議,但料或需5至10年方落實。有房委會委員稱全面推無煙屋h難度大,需從長計議;亦有立法會議員支持無煙屋h概念,強調應小心處理,如「是否一人吸煙全家受罪?」政策應避免引起住戶抗拒。
房署:致力提供無煙環境
房屋署昨回應查詢時未正面回應會否考慮上述建議,稱房委會一直致力為居民提供「無煙」居住環境,重申若居民在法定禁煙區吸煙被發現,將扣5分及定額罰款1500元。現時本港逾81萬伙公屋,禁煙範圍曾多次擴大,2007年4月擴至除吸煙區外屋h所有公共地方。房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累計扣分個案中,43.6%涉違例吸煙,共19,250宗(見圖)。
建議先設試點 不煙戶自願入住
湯修齊昨在商台《政經星期六》引述港大研究稱,半數中小學生每日吸入二手煙,當中三成在家中吸入,多因父母、鄰居吸煙,認為本港應做到公共房屋禁止吸煙,委員會將在「控煙十招」後向政府倡議考慮在本港公共房屋設無煙層,並舉例美國部分地方公共房屋租約列明禁止吸煙,強調接受公共資助應遵守相應規則。
湯昨回覆本報時進一步指出,三成吸入二手煙的中小學生是在家中吸入屬「驚人、令人憂慮」,建議政府以試點計劃,可安排自願非吸煙租戶入住無煙層,並逐漸擴展至整幢大廈,以避免二手煙危害,並配合扣分制。
涉多局執法難 全禁料需數年
至於私人物業,湯稱可參考泰國法律,規定若家中有未成年者應禁止吸煙。他又說,落實無煙屋h需廣泛諮詢公眾,且涉多個政策局,執法難度大,相信需數年才能落實,但希望社會早日討論並凝聚共識,盼有更多關於兒童吸入二手煙的科學研究。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認為,無煙屋h是無煙城市重要一步,而無煙層屬過渡措施,可令住戶適應,但強調若推行政策需小心處理,舉例若有家庭成員違例,是否應以「家庭」為單位連坐處罰,提醒若打擊面太大,社區反彈勢必大,不利政策推動。他又說,減少屋h吸煙區相對溫和,但應循序漸進,加強諮詢。
黃碧如憂弄巧反拙 難有效監察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碧如稱,理解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建議,亦認同吸煙不應對家人及鄰居構成滋擾,但認為建議涉80多萬個單位,需從長計議。黃又說,設無煙層或弄巧反拙,因居於吸煙層居民的家人可能受煙熏影響反更嚴重,而如何有效監察無煙層居民遵守禁煙規定亦有相當難度。房委會委員兼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認為,把收回公屋的權利作為禁煙手段似或矯枉過正,因不少煙民屬基層,倘公屋全面禁煙將影響極大,但認同需考慮吸煙行為對長幼等影響。
吸煙扣分個案C 議員:續升要正視
另外,2023年公屋違例吸煙扣分個案有1513宗,較2021年796宗及2022年820宗分別升90%及85%。湯修齊相信數字上升未必反映煙民增多,而是有關部門加強執法。梁熙認為數據反映實現無煙城市困難,且不少煙民屬中老年人,強調若推行無煙屋h應避免過於激進而「逼走老弱」。梁文廣稱,近年房委會加強執法,個案增加屬意料之內,惟持續上升要正視,建議房委會探討公屋戶於單位吸煙若被證實對鄰居構成滋擾,可納入扣分制。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